社會主義國傢國民收入中用於擴大再生產的基金。社會主義的積累基金來源於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服從於發展生產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物質和文化需要的目的。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狀況相適應,積累基金也採取國傢積累和集體積累兩種形式。此外,個體經濟和其他類型經濟也有一部分歸其自行支配的積累基金。

  積累基金按照用途可分為三個部分:①擴大再生產基金,主要用於工業、農業、運輸業等物質生產部門的基本建設和增加企業的流動資金。②非生產性基本建設設基金,主要用於文教、科學、衛生保健事業的基本建設和國傢行政機構、國防部門的基本建設,以及工農業生產部門和流通部門的非生產性基本建設。③社會後備基金,主要用於原材料、燃料和糧食等重要物資的儲備,以應付意外事變和自然災害的襲擊。這部分基金雖然不直接用於擴大物質生產,但它是保證社會擴大再生產正常進行必需具備的物質條件。

  積累基金的三個組成部分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系,必須合理加以安排。首先要正確安排生產性積累和非生產性積累之間的比例關系。生產性積累是擴大再生產的最重要條件,必須予以充分註意,如果安排少瞭,就會影響建設速度;如果安排多瞭,勢必要壓縮為人民生活服務的非生產性的基本建設,會影響人民生活的改善,歸根結柢不利於生產的發展。非生產性積累是豐富和改善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這部分積累基金不能安排得太少,但也不能過多地占用積累基金。社會後備基金,在積累基金中所占的比重雖然不大,但它是不可缺少的,應占有適當比例,留得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國民經濟健康迅速地發展。因此,必須從客觀情況出發,並根據國內外形勢提出的政治經濟任務,制訂各種物質後備的合理定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