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劇作傢。生於紐倫堡,父親是裁縫。薩克斯小學畢業後學制鞋手藝,後到德國各地漫遊,受到宗教改革的影響,成為一名新教徒。1520年回到故鄉,成為鞋匠,一直到逝世。

  薩克斯是個多產作傢,僅戲劇就有200多部,其中悲劇61部,喜劇64部,戒齋節劇85部。他的戲劇作品大多是改寫。最成功的作品是所謂戒齋節(既懺悔節)劇,如《扮醜的人》(1543)、《天堂中的漫遊學者》(1550)、《貪得無厭》(1551)、《菲辛的盜馬賊》等,都寫寫得生動活潑,樸實簡潔,幽默風趣,直到現在還在德國民間演出。薩克斯從事創作既是為瞭市民娛樂,也是為瞭維護市民的生活理想與道德觀念,因而他的批評毫無例外地指向手工業工人以外的社會階層,特別是農民,而他所批評的那些社會現象也都是與手工業工人的思想觀念相違背的人的弱點和社會弊端。

  薩克斯是14、15世紀緩慢發展起來的德國市民文學的最後一位同時也是最主要的作傢,他的戲劇創作完全依據德國自身的戲劇傳統和他自己的認識。到瞭17世紀,他完全被遺忘,因為那時把古典戲劇奉為惟一正宗,他所代表的德國自身戲劇傳統被當作“低級藝術”而加以排斥。到瞭18世紀下半葉,薩克斯才被人重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