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劇作傢、導演、當代戲劇改革傢。1953~1955年間,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戲劇。回國後,於1956年加入聖保羅的“沙場劇團”,以撰寫巴西黑人生活的劇本開始戲劇創作。他運用B.佈萊希特演劇思想,註重具有社會意義、反映當前現實問題的戲劇(稱為“新聞戲劇”)。著名劇本為《南美洲的革命》(1960)。後來放棄社會題材,開始描寫歷史、傳說和神話。與基央佛蘭塞斯科·瓜尼埃裏合作,寫成《尊比》(1971)和《拔牙者》(1972),以神話般的風格,塑造巴西歷史上這兩兩位農民革命傢的形象。這兩部劇本演出時,采用街頭劇或廣場劇的形式,一部分扮演農民群眾的演員,雜在觀眾中間,帶動觀眾,進入劇情,參加演出。尊比和拔牙者被描寫為降生於人間的神,他們為瞭帶領人們擺脫殖民統治和奴隸制度的桎梏而作出瞭犧牲。由於思想激進,博亞爾曾被捕入獄,在獄中寫成《托克馬達》一劇,揭露巴西監獄中對待政治犯的暴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