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毛姆

  英國小說傢、戲劇傢。1874年1月25日生於巴黎。從小父母相繼去世,由伯父接回英國。1892~1897年在倫敦學醫,並取得外科醫師資格。他一生經歷豐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赴法國參加戰地急救隊,不久進入英國情報部部門任職,後又出使俄國。1916年,去南太平洋旅行,多次到過遠東。1920年曾到中國,寫瞭遊記《在中國的屏風上》(1922)及以中國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彩巾》(1925)。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僑居美國。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1952年牛津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1954年,英國女王授予“榮譽侍從”的稱號,成為皇傢文學會會員。1954年,美國文學院也授予榮譽會員稱號。1965年12月16日於法國病逝。

  毛姆於1897年問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是根據他當見習醫生在貧民區為產婦接生時的見聞寫成。他的主要成就在小說創作,一生寫瞭20餘部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1902年開始寫劇本,第一部作品是《天作之合》。當年上演,次年出版。30年中共創作瞭30多部劇本,有多產劇作傢之稱。1908年是他戲劇創作的全盛時期,倫敦有4傢劇院同時上演他4部劇作:《佛烈德裡克夫人》、《傑克·斯特勞》、《杜特太太》和《探險傢》,在英國劇壇形成轟動一時的盛況。他的劇作大都是喜劇,受O.王爾德影響較深,主題大多為傢庭、愛情、婚姻中的波折,描繪出當代上流社會的世態風尚,流露他對社會道德的懷疑態度,筆觸辛辣含蓄,諷刺多於幽默。佳作包括《希望之鄉》(1913)、《卡洛琳》(1916)、《我們的前輩》(1917)、《傢庭與美人》及《圈子》(1921)。後期劇作中則以《堅貞的妻子》(1927)、《香箋淚》(1927)、《神聖的火焰》(1929)、《養傢活口的人》(1931)以及表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幻想破滅的《為國效勞》(1932)較為著名。1933年他創作的《薛比》上演失敗,從此不再寫劇本。不過他的幾篇短篇小說名作,如《雨》、《琪恩》等都被他人搬上舞臺,《人性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刀鋒》、《香箋淚》等中長篇還被攝制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