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加西亞·洛爾卡

  西班牙詩人、劇作傢、導演。1898年1月5日生於格拉納達。先在格拉納達大學求學,後進入馬德裡大學,同時開始創作詩歌、散文和戲劇,曾在歐洲各國和美國旅行。由於兼擅音樂和繪畫,對民間文藝有濃厚興趣,對他的創作風格格產生瞭強烈影響。1930年他參加馬德裡大學“茅屋”劇團,到各地巡回演出古典戲劇,如L.F.de維加·伊·卡爾皮奧的《羊泉村》,自任導演和演員,並為瞭使農村觀眾易於接受,經常加以改編。1936年7月內戰開始時被暗殺。其劇作可以分為3類:①以19世紀末社會為背景的浪漫劇。偏於抒情,如《馬裡亞娜·皮內達》(1928)、《老處女羅茜塔》(1935)。②以民間故事為題材的鬧劇。以俗語對白見長,如《古怪的鞋匠老婆》(1930)、《堂佩林普林在花園裡與培利薩的愛情》(1931)。③以愛情、復仇、謀殺等為情節的悲劇,兼有強烈的戲劇沖突和濃厚的抒情意味,如《血姻緣》(1933)、《葉爾瑪》(1935),《貝爾納達·阿爾瓦的傢》(1936)。他的戲劇,即使是最現實主義的題材、散文的對白,也充滿著詩意,因此有的評論傢稱之為“戲劇詩”。而受壓迫的西班牙婦女的命運則是其劇目的普遍的主題,如《老處女羅茜塔》中的羅茜塔,所愛的表兄去南美洲後不再回來,與她共同生活專事培養玫瑰花的叔父也去世,隻得孤獨地度過餘生;《貝爾納達·阿爾瓦的傢》中的寡婦貝爾納達,把5個成年的女兒關在傢裡,免得引起風言風語,結果卻造成瞭次女愛上瞭長女的未婚夫而絕望自盡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