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季洛杜

  法國文學傢、戲劇傢。1882年10月29日生於貝拉克。1903年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畢業後先後在德國及美國哈佛大學任教。1907年返回巴黎,1909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外省的婦女》,1910年進外交部任職。第一次世界大大戰時應征入伍,1921年起從事外交工作。1940年德國法西斯入侵法國,吉洛杜辭去外交部公職,專事寫作。1944年1月31日猝死於巴黎。《西格弗瑞德》是他的第一部劇作,由著名導演L.茹維於1928年首演,一舉成名,此後茹維導演瞭他的大部分劇作。

  季洛杜一貫譴責那些迎合觀眾趣味的媚俗劇作傢,主張恢復戲劇自身原有的高貴與尊嚴,認為演出是一個國傢進行道德或藝術教育的惟一形式。

  季洛杜不屑於虛構故事情節,而是樂於向盡人皆知的古老的神話傳說、聖經故事取材。他筆下的人物往往隻追求絕對的自我,並有意識地美化自己劇作中的青年主人公,把他們視為優雅和人生的光輝象征。例如,《特洛伊之戰不會爆發》,把女主角希臘美女海倫對自我的絕對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

  季洛杜共寫瞭15部劇本,總的主題是探討忠誠與純真。他認為每個人有按照自己意願建立自己個人世界的絕對權利,然而在他的劇作裡,這種觀念往往被迫屈從於命運的安排而不能實現,如在《安菲特律翁38》(1929)、《特洛伊之戰不會爆發》(1935)、《埃勒克特拉》(1937)等劇中都是諸神在主宰人世間的一切。《猶滴》的女主人公猶滴施美人計誘惑敵軍將領,但她卻真心愛上敵方首領才失身,最後,為使自己向往的“自由”絕對化,猶滴親手砍下瞭心愛者的頭顱。《西格弗裡德》、《安菲特律翁38》和《埃勒克特拉》都是戰爭題材的劇作,《特洛伊之戰不會爆發》則直接描寫戰爭。他本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親身經歷使他厭戰,因此在涉及戰爭的神話題材或當代題材劇作中,均對戰爭表示深惡痛絕,並對和平主義表示贊賞,這種觀點在法西斯主義猖獗的30年代是有害而無益的。

《特洛伊之戰不會爆發》劇照

  季洛杜的劇作語言華美典雅,他慣於把人世上平凡的一切,提高到他追求的永恒的境地,因此問題的提出與解決似乎亦隨之而升華到另一個境界。他死後發表的《沙依奧的瘋女人》(1945)中伊薩貝爾讓她的城市著魔,《昂丁娜》(1939)中昂丁娜回返到死亡和忘卻的國度裡等,把仙境、夢幻同真實糅為一體,從表面上看似乎失真,內裡卻有著永恒的涵義。

  此外季洛杜還寫瞭長短篇小說和回憶錄20餘部,電影腳本兩部,是一位創作力旺盛、精力充沛又勤奮的業餘作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