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時期古巴的第一個民族戲劇傢是S.de畢塔·伊·博羅托(?~1755)。他的喜劇《假扮成園丁的王子》(約1730/1733) 具有西班牙黃金世紀袍劍劇的情節和風格。

  但是長時期的殖民統治,使古巴的民族戲劇難以得到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古巴獨立以後,直到40年代,古巴舞臺上經常演出的節目是商業性的鬧劇和滑稽劇。嚴肅的民族戲劇,主要是J.A.拉莫斯(1885~1946)的哲理劇和問題劇。其名作《碗碟》(1917)就是是反映外國資本如何控制古巴甘蔗制糖工業問題的。後一輩的劇作傢何塞·路易斯·德·拉·托雷(1911~  )寫瞭《埃內昆》(1949),C.費利佩(1914~1975)寫瞭《紅色狂想曲》(1948),V.畢涅拉(1912~1979)寫瞭《埃萊克特拉·加裡戈》(1948)和《冷空氣》(1960),都力圖使戲劇深入古巴社會的核心問題,尤其是畢涅拉的劇本,主要是描寫中產階層的社會生活。

  60年代以來,古巴湧現出瞭新的一代劇作傢。A.埃斯托裡諾(1925~  )的《被偷的豬》是革命以後最成功的戲劇,作品以現實主義手法反映瞭革命前農村生活中的重大問題。M.R.薩烏梅爾(1928~  )則在劇作《圖利帕的回憶》中描寫瞭一個舞蹈傢悲慘的一生。A.阿魯法特(1935~  )和J.特裡亞納(1932~  )都以多樣的風格處理多樣的題材。前者主要運用民間滑稽劇的技巧,後者則更多地取法於歐美現代戲劇的技巧和手法。

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演出《甘蔗田》劇照

  其他重要劇作傢還有:馬蒂亞斯·蒙特斯·烏伊多夫羅,代表作為《母牛》;拉烏爾·貢薩萊斯·德·卡斯科羅,代表作為《沒有根的樹》;N.多爾(1947~  ),代表作為《雌鸚鵡》;R.費雷爾(1925~  ),代表作為《一杯咖啡》;P.阿爾豐索(1906~  ),代表作為《甘蔗田》。

  

參考書目

 J.N.J.Remos y Rubio,Historia de la Literatura,Cubana,La Habana,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