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導演、劇作傢。生於三藩市,父親是演員。貝拉斯科12歲時寫出第一部劇作《吉姆·佈萊克》,14歲時扮演W.莎士比亞《理查三世》中約克公爵。1882年,他擔任紐約麥迪森廣場劇院的舞臺監督和編劇。1887年,擔任萊雪姆劇院的舞臺監督,這時他已寫出和改編劇本100餘部,導演劇碼超過300個,扮演過170個角色。

  1869年貝拉斯科在三藩市演出戴萊的《煤氣燈下》,扮演報童一角。1877年,首次進行用燈光造成視覺幻影的實驗。18779年他導演大場面的宗教劇。雇傭臨時演員400人,以處理群眾場面有力而聞名。1900年導演他與J.L.朗改編的《蝴蝶夫人》,用持續14分鐘的燈光照明,來表現蝴蝶夫人坐在窗口默默期待的心理過程。1905年導演他寫的《黃金西部的姑娘》時,為求真實地再現加利福尼亞州落日的色彩變化,在舞臺上創造出一場可怕的暴風雨景象。他在1909年導演他與 A.佈拉德裡合寫的《州長夫人》中設置一堂真實的兒童餐廳,備有食物,供登場的真貓和兒童食用。1907年,他在紐約建造自己的劇院,最初命名為斯泰弗森特,後稱新貝拉斯科劇院。

貝拉斯科在工作中

  貝拉斯科嚴格地掌握舞臺上一切因素,力圖和諧一致地反映出現實景象。他用聚光燈代替腳燈,制造新的色彩濾光媒介,以產生濃重的氣氛和強烈的幻覺。他運用真實的細節以實現真實的生活畫面,成為美國舞臺上一次革新。他的探索導致瞭19世紀美國舞臺藝術的現實主義流派的產生。

  根據實踐經驗,貝拉斯科提出戲劇在理論上是科學,在實踐上是藝術的觀點。他認為演員是通過“幻覺”和“感觸”再現真實的近似形象和真實的反射影象,表演就是對特定人物所處的特定情境作出真實的反映和真實的舉動,用人們熟悉的表征為手段體現出人物的個性。他認為導演的職責是依靠演員的專長創造人物的氣質與個性,而導演與演員的合作是達到全面成功的重要因素。

貝拉斯科手跡

  貝拉斯科的貢獻在於:①為現實主義舞臺效果提供浪漫主義的具體形式;②嚴格訓練演員,培養出成批的明星;始終堅持與壟斷演出企業聯合組織的辛迪加作鬥爭,並最終取勝。

  貝拉斯科1924年獲法國榮譽勛位騎士勛章。蘇聯著名導演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贊揚貝拉斯科的現實主義手法,並於1927年提名推舉他為莫斯科藝術劇院名譽會員。中國京劇藝術傢梅蘭芳1930年訪美演出時,曾與貝拉斯科親切會晤,切磋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