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小說傢、戲劇傢。生於馬格德堡一普魯士官員傢庭。曾學習法律、哲學、歷史,參加過反拿破崙的解放戰爭。1818至1823年在明斯特任見習陪審員,1824年任馬格德堡刑事法官、慕尼克軍事法庭推事,1827年任杜塞爾多夫高等法院顧問,1834至1837年主持當地一所劇院。

  伊默爾曼政治上傾向保守,但受青年德意志派的影響。他的創作包括劇本和小說,所作劇本大多不很成功。《提羅爾的悲劇》(1828,1834年改寫後更名為《安德雷阿斯斯·胡弗》),取材於反拿破侖的解放戰爭,曾受到歌德和海涅的好評。《麥林》(1832)試圖解決為作者所苦惱的理論與現實的矛盾問題,帶有神秘色彩。他的成功之作是兩部長篇小說:《後裔》是在歌德的《威廉·邁斯特》的影響下寫成,反映瞭解放戰爭和法國七月革命時期的社會變化;另一部是充滿幽默和田園風味的長篇小說《閔希豪生》(1838),在藝術手法和內容上都別開生面。小說抨擊德國的小邦專制主義和封建貴族,同時也描繪瞭威斯特伐利亞地區的風光和農民樸素、安定、富裕的生活,歌頌瞭未遭破壞的古老的風俗傳統。伊默爾曼是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認為是歌德、席勒等人的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