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Н.托爾斯泰

  蘇聯俄羅斯作傢。1882年12月29日生於薩馬拉一貴族傢庭。1901年入彼得堡工學院,後中途離校,在象徵主義影響下開始文學創作。第一本詩集《抒情詩》(1907),作者自認是“頹廢派”的作品。第二本詩集《藍色河流流後面》(1911)和童話集《喜鵲的故事》(1910),表明作者努力擺脫象征主義的影響,繼承瞭俄羅斯民間文學和現實主義的傳統。短篇小說集《伏爾加河左岸》(1910)、長篇小說《怪人》(1911)和《跛老爺》(1912),都描寫俄羅斯貴族地主的經濟破產和精神墮落。由於作者尚未完全擺脫象征主義的影響,這些作品寫得並不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以戰地記者身份上前線,到過英國和法國(1916),寫瞭一些有關戰爭的隨筆、特寫以及小說和戲劇,如特寫《途中寄語》(1915),短篇小說《美麗的夫人》(1916),和劇本《燕子》(1916)、《魔鬼》(1916)、《苦命的花》(1917)等。這些作品表明他的思想感情開始接近人民。

《彼得大帝》插圖

  阿·托爾斯泰熱情地迎接瞭1917年的二月革命,但對接著發生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卻並不理解;出於困惑和恐懼,於1918年秋離開祖國,流亡巴黎,1921年又移居柏林。流亡期間對祖國的懷念使他寫出自傳體中篇小說《尼基塔的童年》(1920~1922)。他還寫瞭後來作為《苦難的歷程》三部曲第一部的《兩姊妹》(1922),完成瞭長篇科學幻想小說《艾裡達》(1922~1923)。這個時期他曾錯誤地加入流亡知識分子組成的“路標轉換派”。1922年高爾基來到柏林,與他建立瞭友誼,使他對社會主義祖國逐漸有瞭正確的認識。1922年初發表瞭《給恰伊科夫斯基的公開信》,宣佈與白俄流亡集團決裂。次年回到祖國。從這時起,阿·托爾斯泰的創作生活開始瞭新的階段,他首先寫出一系列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優秀作品,如短篇小說《海市蜃樓》(1924)、《五人同盟》(1925),長篇諷刺小說《涅夫佐羅夫的奇遇或伊比庫斯》(1924),科學幻想小說《加林工程師的雙曲線體》(1925~1927),反映現代生活的小說《藍色的城》(1925)等。代表作三部曲《苦難的歷程》的後兩部《一九一八年》(1927~1928)、《陰暗的早晨》(1940~1941)也在這個時期完成。三部曲以十月革命前夕、革命時期和國內戰爭時期的歷史事件為背景,描寫以達莎、卡嘉兩姊妹和她們的愛人捷列金、羅欣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經歷曲折的道路最後走向革命的過程,表明知識分子隻有與人民相結合才是出路,隻有獻身祖國才能獲得幸福。中篇小說《糧食》(1937,一譯《保衛察裡津》)描寫國內戰爭時期蘇聯人民保衛察裡津的英勇戰鬥。《彼得大帝》(第一卷,1929~1930;第二卷,1933~1934;第三卷,1944~1945,未完成)被高爾基贊為“真正卓越的長篇歷史小說”,描寫17世紀至18世紀20年代俄羅斯國內外的階級鬥爭和社會矛盾。作者在承認人民是歷史發展動力的前提下,評價瞭彼得一世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既肯定他與大貴族集團進行鬥爭,改變落後面貌,建立並鞏固地主階級與商人統治的民族國傢的歷史功績,也指出他以野蠻的鬥爭手段來反對野蠻勢力,靠殘酷剝削農民來實現各種改革的歷史事實,但對彼得一世企圖“征服世界”(馬克思語)的侵略野心和片面醉心西歐文化的不良後果,缺乏揭露與批判。

  衛國戰爭時期,阿·托爾斯泰寫瞭大量政論,其中反響最大的有《我們在保衛什麼?》、《祖國》、《人民的血》等。他繼續發掘歷史題材,完成“戲劇故事”《伊凡雷帝》(包括《雌雄鷹》,1942;《艱難的年代》,1943),同時還發表瞭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短篇小說《伊凡·蘇達廖夫的故事》(1942~1944)。他積極參加社會政治活動,被選為最高蘇維埃代表、科學院院士。曾獲列寧勛章。1945年2月23日於莫斯科逝世。三部曲《苦難的歷程》和《彼得大帝》第一、二卷均獲斯大林獎金。《伊凡雷帝》於作者逝世後的1946年被追授斯大林獎金。

《兩姊妹》插圖

  阿·托爾斯泰善於描繪大規模的群眾場面,安排復雜的情節結構,塑造各種類型的人物形象。他還被認為是一位語言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