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作傢、詩人。原名阿道弗·科雷拉·達羅沙。出生在聖瑪爾迪尼奧·德·安塔的一個農民傢庭。13歲隨他的叔父在巴西米納吉拉斯州的一個農莊裏生活瞭5年。1925年回國。1927年與其他作傢共同創辦《現場》雜誌,形成一個重要的文學流派。三年後,思想轉變,作品從哲理性的抽象內容轉向揭露社會問題,與這一流派分道揚鑣。1933年在科英佈拉大學醫學系畢業,並在當地定居行醫。1976年參加比利時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雙年度文學競賽,獲國際詩歌大獎。

  托爾加的作品充滿葡萄牙山區農村的氣息,刻畫出葡萄牙山區具有獨特性格的農民、牧民形象。他的主要詩作有《貢品》(1931)、《另一本約伯記》(1936)、《解放》(1944)、《人的頌歌》(1950)、《煉獄的苦難》(1954)、《熾熱的地方》(1962)。他的短篇小說的特點是故事情節富於戲劇性,主人公大多是人格化的動物或是作者傢鄉的農民。如《蟲子》(1940)、《山》(1944)、《雕石》(1951)等。長篇小說有《文圖拉先生》(1943)和《收葡萄》(1945)。在已發表的12卷日記(1941~1977)中,以詩歌和散文的形式記錄瞭他所經歷的各種重大事件。此外還著有自傳體小說《創世的第一天》(1937)至《創世的第五天》連續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