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詩人。出身官吏傢庭。1860年進入烏普薩拉大學,參加“未名社”,崇尚自由。1864至1865年去南歐旅行,著有《義大利印象記》、《尼祿金色的房子》和《索倫托》。回國後在外交部任職。這個時期作品的特色是冷漠、含蓄。他經常用象徵性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感情,如《野鳥》和《黑天鵝》。1879年辭去外交部的職務,旅居歐洲,目睹歐洲大陸日益尖銳的階級鬥爭,聲稱社會主義威脅著西方的文化,發表《勤快的兄弟》,規勸統治階級用善心和諒解對待不滿的無產階級。其他作品有《阿佛羅狄狄忒與研磨者》、《瓷廠》和《瑞典的回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