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營電影企業。全稱為聯華影業製片印刷有限公司。成立於1929年。原由羅明佑的華北電影有限公司、黎民偉的民新影片公司、吳性栽的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但杜宇的上海影戲公司等電影機構合併而成。由羅明佑任總經理,除在香港成立總管理處外,在上海設分管理處,在北京設分廠,並建立演員養成所,廣泛吸收外資和國內資本傢投資。由於“聯華”善於網羅人才,尤其註意吸收具有新文化思想的藝術人員參與創作。創作面貌有別於其他公司。從1930~1932年止,共拍攝瞭《故都春夢》、《野草草閑花》、《戀愛與義務》、《恒娘》、《一剪梅》、《南國之春》、《野玫瑰》、《人道》、《共赴國難》、《火山情血》、《奮鬥》等長故事片28部。這些影片的思想、藝術質量不平衡。在左翼電影運動的影響與該公司進步電影工作者的努力下,1933年開始,影片較初創時期有明顯變化。在1933~1934年期間,攝制出瞭一批在中國電影史上產生過較大影響的影片,如《三個摩登女性》、《城市之夜》、《都會的早晨》、《母性之光》、《小玩意》、《漁光曲》、《大路》、《神女》、《新女性》(見彩圖)等。這些影片在題材上突破瞭一般的市民生活的描繪,直接表現勞動人民、進步知識分子;在藝術手法方面既註意民族化、大眾化的表現形式,又努力吸取外國電影中的好經驗,發揮電影藝術的特長。為此,聯華的影片被當時輿論肯定為“新派”電影的代表。其中蔡楚生編導的《漁光曲》不僅在國內創上座最高紀錄,而且在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獎狀。

《三個摩登女性》(1933,卜萬蒼導演) 聯華影業公司

《城市之夜》(1933,費穆導演) 聯華影業公司

《新女性》(1934,蔡楚生導演) 聯華影業公司

《漁光曲》(1934,蔡楚生導演) 聯華影業公司

《神女》(1934,吳永剛導演) 聯華影業公司

《大路》(1934,孫瑜導演) 聯華影業公司

聯華影業公司大門》

  由於一開始就較明確地提出瞭“復興國片”、“抵抗外片”、“提倡藝術”、“宣揚文化”的方針和口號,數年間,聯華成為一傢有影響、有作為的電影公司。但由於該公司主要負責人在思想上、經濟上均與外國買辦經濟、國民黨官僚資本有著各種聯系,也攝制過一些不好的影片。1936年8月,由於經濟上的困難,由華安電影公司接管,但仍沿用聯華名義發行,曾拍攝發行瞭《狼山喋血記》、《孤城烈女》、《聯華交響曲》、《慈母曲》、《將軍之女》、《搖錢村》、《如此繁華》、《王老五》、《藝海風光》等有聲影片以及由周信芳主演的有聲戲曲片《斬經堂》等。1937年8月抗日戰爭爆發,公司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