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作傢。本名珀爾·賽登斯特裏克·佈克。賽珍珠是她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她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西部,父母是傳教士。她自小隨父母來中國,曾閱讀中國的經書。17歲回美國進弗吉尼亞州藍道夫—梅康女子學院攻讀心理學,畢業後又來中國。1917年與傳教士約翰·洛辛·佈克結婚,從事傳教工作。1927年北伐軍進入南京,她離開中國。1934年她與佈克離婚;1935年與約翰·戴公司總經理、《亞細亞》雜誌主編理查·沃爾什結婚,因而進入約翰·戴公司任編輯。以後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農莊裏裡從事寫作。

  賽珍珠於1922年開始寫作,1913年發表長篇小說《大地》,立即成為暢銷書,並於1932年獲普利策獎金。1938年,賽珍珠因創作瞭描繪“中國農民生活的豐富多采而真摯坦率的史詩”和“傳記文學的傑作”而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金。

  賽珍珠一生寫瞭85部作品,包括小說、傳記、兒童文學、政論等。她也寫瞭許多短篇小說、廣播劇和文藝評論。她早期曾著文批評美國教會人士在國外的某些做法;晚年的政論主要為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辯護,並攻擊共產主義。她自稱熱愛中國,但她愛的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舊文化。她被稱為“中國通”,但她在《大地上的房子》三部曲(《大地》,1931;《兒子們》,1932;《分傢》,1935)中所描繪的並不是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也沒有反映中國人民的命運。在《北京來信》(1957)和《梁太太的三個女兒》(1969)中,她更明顯地流露出對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敵對情緒。

  賽珍珠曾把《水滸》譯成英文,譯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