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李朝詩人。字汝章,號石洲。生於封建貴族傢庭。父兄都有文名,自幼受他們的薰陶,很早就開始寫詩。同當時著名小說傢許筠交誼篤厚。據許筠說他們之間友誼的建立,是因為都“不締交於公卿當路者”。著名詩人鄭澈也同他交往密切。1592年日本侵略朝鮮,權氛參加瞭保衛國傢的戰爭。一生厭惡封建官僚之間的無休止的黨爭,作詩指斥他們是狗爭骨頭,致招外敵的伺機入侵。他隻做過童蒙教官一類的低級官吏。後來終因寫詩譏刺朝廷在科舉、用人上的裙帶風,被捕入獄,死在刑杖之下。

  在李朝詩人中,究竟誰為第一,眾說紛紜。小說傢金萬重說是“談藝者各有所主,而右袒石洲者居多”。詩人申緯認為李朝詩歌能傳為絕唱的,唯有鄭澈的歌辭和權氛的詩。一些人所欣賞的也多是他作品中悲涼、淒婉的一面,而真正代表他思想的,則是那些憂國憂民的作品。七言詩《驅車兒》寫一個34歲尚無力娶妻的農民,終日驅車奔波在天雨路滑的山道上,人饑牛餓,奄奄待斃,其根源是“長安城中起樓閣”,“官傢催促無虛日”。五言詩《切切何切切》,寫一貧婦當道哀哭,述說其夫行役三載不歸,上有公婆,下有幼女,饑寒度日的苦狀。《忠州石》一詩,揭露封建官僚死後刻石立碑頌揚一生德行、政績、學問,統是欺世盜名。《馬上口占》和《賊退後入京》,描寫日本的侵略給朝鮮帶來的災難,恨當權者昏庸無能,表現瞭滿懷忠憤的愛國感情。有《石洲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