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喜劇作傢。生於義大利東部翁佈裏亞的薩爾棲那,後來到羅馬,成為職業戲劇工作者,他的“馬克齊烏斯”一名可能就是由於經常扮演義大利民間戲劇阿特拉笑劇中愚蠢的饕餮這一類角色而來。另據羅馬作傢奧盧斯·格利烏斯說,普勞圖斯在劇團工作,積瞭一些錢,轉而經商,折本後又回到羅馬,為生活所迫,受雇於一傢磨坊,同時寫作劇本。

  普勞圖斯是羅馬文學史上第一個有完整作品傳世的作傢。據說他寫過100多部劇本,深受觀眾歡迎。由於他的名望,在他死後後出現瞭不少偽托的作品。公元前1世紀羅馬學者瓦羅經過研究,認為當時以普勞圖斯名義流傳的作品中,隻有21部是他所寫,其中除《行囊》一劇嚴重殘缺外,其餘都基本完整地流傳至今。它們可能寫成於公元前3世紀末至公元前184年之間。

  普勞圖斯的喜劇中,《安菲特律翁》是唯一幸存的以神話為題材的喜劇,其餘則是各種類型的人情喜劇,比較出色的有:《一罐金子》,描寫一個貧窮而吝嗇的老人偶然找到金子後患得患失的心理;《兇宅》,描寫機智的奴隸愚弄主人,幫助小主人解脫愛情困境;《孿生兄弟》,描寫一對相貌完全相似的孿生兄弟被人誤認,鬧出不少笑話;《俘虜》,描寫奴隸冒險救主人,最後共免於難,這是普勞圖斯喜劇中最嚴肅的一部,與泰倫提烏斯的喜劇《婆母》一同被看作歐洲人情劇的雛型。此外,還有《吹牛軍人》。

  普勞圖斯的喜劇主要是依據希臘新喜劇改編的,其中以米南德、菲萊蒙、狄菲洛斯的作品為主。普勞圖斯在改編時保留瞭新喜劇傳統的情節結構,但在細節安排方面根據當時羅馬觀眾的口味作瞭增刪,同時吸收瞭不少意大利民間戲劇的因素,處理比較自由。他的喜劇以希臘的形式表現羅馬的現實生活,在思想傾向和藝術風格方面都富有特色。

  普勞圖斯的喜劇反映瞭當時羅馬下層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如貧富不均、婦女地位卑賤、社會風氣敗壞、金錢關系給傳統的傢庭觀念造成的破壞等,在他的喜劇中都得到反映。他嘲笑富人,抨擊高利貸者、錢幣兌換商和各種社會惡習。他對傢庭問題的觀點帶有一定的保守色彩,反映瞭當時羅馬下層人民的矛盾心理。

  普勞圖斯塑造瞭一系列生動的人物形象,如愚蠢好色的老頭,卑鄙無恥的老鴇,貪婪狡詐的妓女,吹牛的軍人,這些人物形象具有類型性,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個性特征。他筆下的奴隸形象尤其鮮明、突出,可能主要是借鑒民間戲劇人物形象而創造的。這些奴隸形象可分兩種:一種是機智、能幹,樂於助人,比主人聰明,他們在劇中非常活躍,往往成為劇情發展的關鍵,劇中許多滑稽場面也往往同他們分不開;另一種比較懦弱溫順,忠於主人。在這兩類奴隸形象中,前者最為作者所喜愛,是作者著力刻畫的對象。

  普勞圖斯的喜劇生動活潑,對話充滿戲謔成分。古羅馬作傢馬克羅比烏斯(公元4至5世紀)認為他的喜劇的語言的詼諧堪與西塞羅媲美。普勞圖斯編劇比較註意喜劇效果,而不太註意劇情結構的嚴密和完整,有時會出現人物性格前後矛盾的現象,不過它們往往為喜劇效果所掩蓋,而不被觀眾註意。

《吹牛軍人》中的一幕

  中世紀時,由於教會對世俗文學的敵視,普勞圖斯的喜劇被埋沒。文藝復興時期,它們重又受到重視,莎士比亞的《錯誤的喜劇》就是摹仿普勞圖斯的《孿生兄弟》一劇編寫的。他的喜劇對法國古典主義時期的喜劇,如莫裡哀的喜劇,以及16、17世紀意大利假面劇和西班牙喜劇都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