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坡

  美國詩人、小說傢、批評傢。一譯愛倫·坡。1809年1月19日生於波士頓。他的父母都是江湖藝人,在他幼年時先後死去。1811年他由佛吉尼亞裡士滿商人約翰·愛倫收養,隨愛倫夫婦去英國。1815至1820年在倫敦郊區的小學學受教育。回裡士滿後,進入弗吉尼亞大學肄業一年。曾參加美國陸軍,被選送至西點軍校。1831年因故被軍校開除,在巴爾的摩、裡士滿、紐約與費城等地寫稿,曾在《南方文學使者》、《伯頓紳士雜志》參與編輯工作。1835年與表妹維吉尼亞·克萊姆結婚;1847年妻子病故,此後精神日益失常。1849年10月7日死於巴爾的摩。

  坡的詩集有《帖木兒》(1827)、《艾爾·阿拉夫》(1829)、《詩集》(1831),詩中大多是古怪、奇特、病態的形象。他強調寫憂鬱的情緒,著名的《烏鴉》(1845)一詩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這首詩悲嘆死去的愛人,流露瞭詩人陰鬱的心理。詩中的烏鴉對詩人的一切提問都以“永不復返”作答,表達瞭一種絕望的情緒。這是他的詩歌的基調。

  坡的短篇小說也頗有影響。他大約寫瞭70篇短篇小說,收在《述異集》(1840)中。他自稱他的小說的特點在於“把滑稽提高到怪誕,把害怕發展到恐懼,把機智誇大成嘲弄,把奇特變成怪異和神秘”。他的小說大致可分為恐怖小說和推理小說。前者包括《厄舍古廈的倒塌》、《紅色死亡假面舞會》、《莉蓋亞》、《黑貓》、《阿芒提拉多的酒桶》等;後者如《莫格街謀殺案》、《被竊的信件》、《馬裡·羅蓋特的秘密》、《你是那人》、《金甲蟲》等。《莉蓋亞》被認為是他最好的小說。他的短篇小說都有獨特的風格,故事大多發生在奇怪的地方,如倒塌的僧院、萊茵河上的城堡的黑夜或黑暗的密室,襯以刻意渲染的朦朧或淒慘的氣氛。男女主角都是舊日的貴族(極少美國人),他們博學多才,但是劫數難逃。

《莫格街謀殺案》插圖

  坡在西方還被認為是偵探小說的鼻祖,他的上述這類小說,對西方偵探小說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坡的文學批評論著有《創作哲學》(1846)、《詩歌原理》(1850)等。他認為詩應該以美為目標,寫詩應該嚴格遵守格律。文藝既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也不是作傢內心世界的抒發,而是一種所謂“純藝術”,為瞭創造某種“預定的氣氛”而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