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俄羅斯作傢。生於莫斯科一鐵路員工傢庭。1911至1913年在基輔大學自然歷史系學習,後肄業於莫斯科大學法律系。當過工人、水手。十月革命後在報社工作,後來在羅斯塔—塔斯社工作(1924~1929)。191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早期作品表現出追求異國情調、充滿幻想的傾向,如《閃爍的雲彩》(1929)等。193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卡拉·佈加茲海灣》,描寫蘇聯人民改造自然的鬥爭,將文獻材料與藝術構思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作者的成名作。1933年完成傳記小說《查理理·隆謝維爾的命運》,描寫一位拿破侖軍官被俘後,決心以一死來解脫自己終身被禁錮的命運。自傳體小說《一生的故事》(1945~1963)反映瞭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作者的經歷,是作者創作歷程和道德探索的總結。1956年發表的中篇小說《金薔薇》,實際是一部總結創作經驗和研究其他許多大作傢創作活動的作品。其他作品還有中篇小說《柯爾希達》(1934)、《黑海》(1936)、《北方故事》(1938)等。他的作品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擅長寫作富於抒情色彩的短篇,借景抒情,文筆細膩,格調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