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詩人、思想傢、政治活動傢。生於官吏傢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5歲時即以詩作聞名。1469年任霍拉桑蘇丹胡先·拜卡爾的掌璽官,1472年被任命為大臣,並取得“艾米爾”(東方伊斯蘭國傢的軍事首領)的稱號。他提倡藝術,並經常給學者、詩人和音樂傢等以慷慨的資助。他反對中世紀的專制制度,反對達官貴人為富不仁,貪贓枉法,因而引起宮廷的不滿,終於被迫離職。1488年回到故鄉格拉特,埋頭寫作。他的作品有30卷,最負盛名的是《五詩集》,包括《正直者的不安》(14833)、《萊伊麗和馬季農》(1484)、《法爾哈德和希琳》(1484)、《七行星》(1484)和《伊斯坎德爾墻》(1485)5部長詩。1498至1499年又出版重要詩集《思想的寶庫》,包括《童年的異事》、《青年的珍品》、《中年的異事》和《老年的訓言》。此外還著有哲學論文《心之所鐘》(1500)和有關詩學的文章。《心之所鐘》譴責荒淫無道的執政者,主張由正直的執政者治理國傢。

《七行》插圖

  納沃伊最早用烏茲別克文創作詩歌,是烏茲別克文學的開創者。他的創作對烏茲別克以及亞洲一些地區文學的發展起瞭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