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傢。生於福岡市一軍人傢庭。1936年入東京大學國文系。1939年發表處女作《風宴》。翌年大學畢業,入東京教育研究所當雇員。1944年被征入伍,曾在佐世保海軍基地當密碼通信兵。

  梅崎為“戰後派文學”代表作傢之一。1946年根據戰爭中的經歷,寫出短篇小說《櫻島》,運用傳統的寫實手法,表現知識份子對戰爭的抵觸,在死亡的威脅下所感到的苦悶和絕望,以及戰敗前夕日軍士氣的低落。小說成為日本戰爭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屬於同類題材的的作品,還有《日落》、《B島風物志》等。長篇小說《瘋狂的風箏》(1963)采用第一人稱,寫一對孿生兄弟被戰爭弄得傢破人亡的故事,暗示瘋狂年代人的命運宛如風箏,一任時代所播弄。中篇小說《幻化》(1965)描寫一個過去的士兵在當年駐紮過的櫻島等處舊地重遊,緬懷已逝的青春。他在創作手法上受現代派文學的影響,大多從人道主義立場揭露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創傷。此外,還有不少描寫市井生活、反映戰後社會風俗和世態人情的作品,如《破屋春秋》(1954)、《S的脊背》(1952)、《古呂叔叔》(195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