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的一種思維活動。它在原來感知事物的基礎上,對已有的表像進行分解和加工,經過新的組合和聯想,再重新在內心中創造出新的形象。想像的基本材料是表像,因而具有具體的形象性的特點。但這一表像,又不一定實際存在過,它可以是世界上從未存在過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因而想像又具有虛構性的特點。不過,無論怎樣虛構,想像都必須以客觀現實作為基礎和源泉。

  想像的產生,來自人類實踐活動的需要。人類的活動通常都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未活動動之前已經預想到可能達到的目的。就是這種預想的活動,導致瞭想象的產生。有的想象,沒有明確的目的,如見白雲而將之想象成蒼狗,這是無意想象或不隨意想象。有的想象,則帶有明確的目的,如把自己想象為英雄人物,這是有意想象或隨意想象。有的想象,主要是把別人描述過的形象或自己記憶中的形象,重新在腦子中再現出來,這是再現想象。有的想象,則具有很大的創造性,它不停留於已有的感性形象上,而是經過分解和聯想,創造出嶄新的形象來,這是創造想象。創造想象是人類最高級的一種思維活動,科學上的創造發明和文藝創作,都離不開創造想象。比較起來,由於科學思維主要靠嚴密的邏輯推理,想象隻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或契機,藝術思維則自始至終離不開想象。因此,創造想象對文藝創作特別重要。文學傢藝術傢一方面通過想象來構思他們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在想象中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滲透到創作的過程中去。正因為這樣,所以古今中外的文藝理論和美好著作,都把想象看成是文藝創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西方最早提到想象的是古希臘的亞裡士多德。他在《心靈論》中說:“想象和判斷是不同的思想方式。”(《西方文論選》第561頁)但希臘時代主要是用摹仿來解釋文藝的。開始用想象來解釋文藝的,是羅馬時代的斐羅斯屈拉塔斯。他說:想象“是用心來創造形象”,“它比摹仿是更為巧妙的一位藝術傢”(同前第133、134頁)。這以後,想象問題在西方美學史上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文藝復興時的美學傢和文藝理論傢差不多都談到瞭想象。例如馬佐尼把想象看成是“制造形象的能力”(同前第200頁)。培根在《學問的推進》中,把學術分成歷史、詩和哲學三種,相應的人類的認識能力也有三種:記憶、想象和理智。17世紀的新古典主義者,雖然強調理性,但也並不全部否定想象。18世紀的啟蒙運動者,更把想象與感情結合起來,看成是文藝天才的一種特殊才能。這對以後浪漫主義者強調想象產生瞭很大的影響。英國經驗派對想象的問題,進一步從生理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作瞭深入細致的探討。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基人康德,企圖調和古典主義所強調的理性與浪漫主義所強調的想象,把想象力與理解力的自由和諧看成是審美活動的基本特點之一。黑格爾也很重視想象,他說:“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美學》第一卷第357頁)英國的柯勒律治在他的《文學生涯》中,更把想象看成是詩人的靈魂。他不僅區別瞭想象與幻想的差別,而且把想象分成屬於知覺和理解的第一性想象和屬於自覺意志的第二性想象。認為詩人才能的特點,是善於把這種想象統一起來。

  在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給想象一詞作本質說明的是韓非。他在《解老篇》中說:“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今道雖不可得聞見,聖人執其見功以處見其形,故曰:‘無狀之狀,無物(象)之象。’”“道”是抽象的,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覺出它的存在,但是“道”如果體現為事功,則人們根據具體的事物就可以把它推論出來。在這裡,感覺無濟於事,必須應用思維(“想”或“意想”)。韓非把這種情形比之為案圖想象;這就不僅從詞源學上說明瞭想象一詞的產生,而且從思維學上揭示瞭它的性質:不是感覺,而是思維。韓非把想象的特點規定為老子所說的“無狀之狀,無象之象”,也是十分精到的。這就從主客體關系方面闡明:想象中的客體的具體形象並不直接呈現在主體的感官之前,而是顯現為心靈的回顧或前瞻。中國古代作傢和藝術傢在其作品中多以這樣的意義來使用“想象”一詞。例如,《楚辭·遠遊》:“思故舊以想象兮,長太息以掩泣。”曹植《洛神賦》:“足往神留,遺情想象。”謝靈運《登江山孤嶼》:“想象昆山姿,緬邈區中緣。”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仳離放紅蕊,想象顰青蛾。”等。相傳為唐人齊己所撰的《風騷旨格》,把詩分成40門,第24門即為“想象”。

  中國古代文論傢和畫論傢,或從自己的創作實踐中總結出想象的重要,或從大量作品的研究中揭示出想象的意義。如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所說的“遷想妙得”,陸機《文賦》所說的“精鶩八極,心遊萬仞”,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所說的“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裡”;“思理為妙,神與物遊”等,都是對於想象的心理活動所作的極其生動而深刻的描述。可見中國古代也是十分重視想象的。

  總結過去的經驗,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傢對想象的作用給予瞭很高的評價。馬克思在《路易士·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說:“想象力,這個十分強烈地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這時候已經開始創造出瞭還不是用文字來記載的神話、傳奇和傳說的文學,並且給予瞭人類以強大的影響。”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談到希臘神話時又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馬克思的這些話,適用於一切文學藝術。文學藝術的創作正是借助於想象,把客觀的現實生活形象化。正因為這樣,所以高爾基直接把想象看成是藝術的思維,說:“想象在其本質上也是對於世界的思維,但它主要是用形象來思維,是‘藝術的’思維。”(《論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