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詩人。生於撒馬爾罕附近的魯達克鎮。8歲時已熟諳《古蘭經》。能詩善琴。曾四出旅行,閱歷豐富,對人民生活有一定的瞭解。在薩曼王朝第三代國王納薩爾時期,被召入宮。晚年因戰亂頻仍,回到傢鄉,雙目失明,於貧困之中死去。史稱“波斯詩歌之父”,為霍拉桑詩歌風格的奠基人。

  魯達基的詩包括頌詩、抒情詩和四行詩等。有的學者認為他的詩集可達100卷,共130萬行。由於屢遭兵燹,殘存下來的已不到2,000行。他是頌詩的創始人,代表作是《酒頌頌》和《老年怨》。《酒頌》長達190行,隻用一個韻腳。他的抒情詩形象生動,寓意深刻,後人稱之為“魯達基體”。他也是四行詩的創始人,詩的形式完美,韻律嚴謹。他還寫有敘事詩,最著名的是長詩《卡裡來和笛木乃》,隻殘存下一些片斷。

  魯達基的詩歌對人民表示瞭同情,對統治者進行瞭揭露。他寫瞭具有積極意義的哲理性較強的詩歌,觀察深刻,學識淵博,但有時過多頌揚帝王。

  魯達基的詩對後世有相當大的影響,著名波斯詩人哈岡尼等都曾寫過贊揚他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