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詩人。生於科爾多瓦省裏奧塞科城。23歲發表詩集《金山》,因而成名。曾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和宗教不滿,傾向社會主義,後來變為民族主義者。最後自殺身死。詩集《花園的黎明》(1905)和《傷感的月曆》(1909)屬於現代主義,表明作者試圖革新詩歌內容和表現形式。後以現實主義的風格創作瞭詩集《百年頌》(1910),有愛國主義精神。他的詩具有節奏感,運用的比喻也十分優美。早期作品則偏於晦澀。他曾寫瞭50多篇短篇小說,收在《加烏喬戰爭》(1905)、《古怪的力量》((1906)、《倒楣的故事集》(1924)等集子裡。它們最初以克裡奧約(即土生白人)生活為題材,後來描寫的范圍逐漸擴大,從鄉村生活到社會風習,從科學幻想到神話故事,從魔術幻景到人物心理,都有所表現,對阿根廷後來的作傢有一定影響。他的重要論著《巴雅多爾》(1911)第一次對加烏喬敘事詩《馬丁·菲耶羅》做瞭正確評價,認為它是阿根廷的民族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