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e龍薩

  法國詩人。貴族出身。從少年時代起,就出入宮廷,給王太子當侍童。後因病聽覺失靈,改變從事外交和軍務的志願,決定寫詩,希望以詩成名,獲得榮顯地位。他曾刻苦學習希臘羅馬古代文學知識,並以希臘羅馬文學為借鑒,來革新法國詩歌歌。1550年發表《頌歌集》4卷,聲譽大著。

  1552年,《龍薩的情歌》問世,收入表達他對意大利姑娘加桑德愛慕之情的183首十四行詩。1555年發表《情歌續集》。1556年又發表一部《情歌再續》,它歌唱的是詩人對另一個名叫瑪麗·杜班的農村姑娘的懷戀之情。1555至1556年發表一系列《贊美詩》;1558至1563年發表若幹篇《演說詩》,都是政治詩歌。1572年發表長詩《法蘭西亞德》,是摹仿荷馬史詩之作,全詩24唱,發表的隻是頭4唱,其餘部分沒有完成。這部作品的目的在於歌頌法蘭西民族建立統一王國的英雄事跡。年已50歲的龍薩寫給他新愛戀的愛蘭娜姑娘的情詩《給愛蘭娜的十四行詩》,被認為是他的情詩中的最佳作品。

  龍薩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宮廷詩,包括向國王祝壽、慶賀王後得子之類的應酬之作;另一部分是愛情之歌。他的傳世之作都是愛情詩。

  龍薩是法國最早用本民族的語言、而不是用拉丁文寫詩的桂冠詩人,但是他的詩歌在歐洲各大國的宮廷中也傳誦一時。他曾經和友人以及門生組織“七星詩社”,提倡以法國民族語言寫詩。

龍薩故居

  

參考書目

 P. De Nolhac,Ronsard et l'Humanisme,1921.

 P. Laumonier,Ronsard,poète lyrigue,1923.

 G. Cohen,Ronsard,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