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高麗末期學者、詩人。字穎叔,號牧隱。曾隨父李谷到中國留學3年,為國子監生員。1353年征東省鄉試第一名。後以書狀官身份再度赴中國,參加廷試,擢第二甲第二名。任中國元朝政府翰林文學承仕郎、翰林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回國後,官至成均館大司成、政堂文學。李朝初期的鄭道傳等許多著名文人均出自他的門下。晚年曾被流放。1392年高麗王朝滅亡後,不事李朝,回故鄉驪州隱居。後在驪江落水而死。所作漢詩也多反映他對高麗王朝的忠貞,並流露出逃避現實的傷感情調。他還作有描描寫自然景色的《浮碧樓》和贈中國學者歐陽玄的《寄圭齋歐陽玄》等漢詩,以及哀嘆高麗王朝日趨衰敗的時調《珍青》等。著有《牧隱集》5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