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詩人。昂利三世國王的宮廷神父和官方詩人戴波特的外甥。自幼受教會教育,傢中希望他成為教士,以便繼承他舅父的巨額遺產。舅父死後,雷尼耶並沒有獲得遺產。由於友人的幫助,得到2,000鎊年金的職位,藉以在巴黎過著逍遙的生活。他的詩歌作品為數不多,有十多首《諷刺詩》、3首《詩簡》、5首《挽歌》和一些雜詩。《諷刺詩》發表於1608至1613年間,是他的詩作的精華,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宮廷生活》,用宮廷的豪華和詩人的困苦作對比;《永遠貧窮的詩歌》,指出詩歌不能帶來財財富,隻能導致厄運,然而詩人貴在有高尚的品德;《不由自主的詩人》,描述詩人的創作,說明自己無法抑制感情,不能隱諱真理;《致尼古拉·拉班》,是對馬萊伯為詩歌制訂的清規戒律的駁斥,強調詩歌要重視情感和靈感;《瑪賽特,或偽善者》,塑造瞭狡猾的老宮女瑪賽特的形象,這首詩對於莫裡哀創作《達爾杜弗》有所啟發。雷尼耶的諷刺詩嘲諷瞭昂利四世時代的人情世態,觀察精細,筆鋒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