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海澤

  德國作傢。生於柏林,父親是語文學教授。他自幼受到古典文化薰陶,中學時便開始寫作。1853年旅行瑞士和義大利。1854年到慕尼克定居,結識瞭凱勒和施托姆等著名作傢;他和蓋貝爾同屬當地一個摹仿古典主義的作傢團體“慕尼克詩社社”。在19世紀下半葉的德國文壇上,尤其在知識界的讀者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910年獲得諾貝爾獎金。

  他寫瞭大量小說、劇本和詩歌,中篇小說約有100多篇。他的作品有嚴重的唯美主義和形式主義傾向。最著名的作品有長篇小說《世界的孩子們》(1873)以及中篇小說《犟妹子》(1855)、《特雷庇的姑娘》(1858)和《安德雷亞·德爾芬》(1862)等。這些作品語言優美,情節動人。《犟妹子》和《特雷庇的姑娘》歌頌純潔堅貞的愛情,《安德雷亞·德爾芬》描寫意大利中世紀反對宗教裁判所的鬥爭。此外,在中、短篇小說的理論和翻譯介紹西班牙與意大利詩歌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他的《西班牙歌曲集》(1852,與蓋貝爾合譯)、《意大利歌曲集》(1860)因胡戈·沃爾夫的譜曲而聞名。

  19世紀90年代,德國自然主義文學運動興起,海澤的作品被認為矯揉造作和不真實而遭到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