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詩人、音樂傢。青年時期曾在阿爾瓦公爵傢當差,後在教堂的唱詩班當歌手。1513和1515年住在馬拉加,1519年到羅馬受神職,曾至耶路撒冷朝聖。晚年在萊昂度過。他的作品大多收在1496年出版的《胡安·德爾·恩西納詩歌集》中。早期的劇作,繼承中世紀宗教戲劇的傳統,文體通俗,但又具有維吉爾的牧歌的特色。這個時期的作品有《耶誕節》、《狂歡節》、《耶穌受難》與《復活節和耶誕節前夜》等。

  在羅馬期間,恩西納曾用11音節詩體寫成成三部牧歌劇,藝術造詣較高,詩句優美。其中《費萊諾、卡多尼奧和薩姆瓦爾多的牧歌》,是寫牧人費萊諾因失戀自殺的悲劇。《克裡斯蒂諾和費貝阿的牧歌》敘述隱居山寺的克裡斯蒂諾在愛神的誘惑下,脫下法衣,與費貝阿相愛,歌頌牧人的生活和愛情。《普拉西達和維多利亞諾的牧歌》寫維多利亞諾在愛神維納斯的幫助下,使情人普拉西達死而復生,終於獲得幸福。這幾部牧歌劇接近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為西班牙“黃金世紀”戲劇的發展開辟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