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傢。生於賓夕法尼亞。父親是中學教員。1954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又在英國牛津拉斯金美術學院學習一年 。回國後在《紐約人》雜誌社工作。兩年後回賓夕法尼亞當職業作傢。他的比較著名的作品有長篇小說《貧民院義賣會》(1959)、《兔子,跑吧》(1960)、《半人半馬》(1963)、《夫婦們》(1968)、《兔子回來瞭》(1971)、《同我結婚:一樁羅曼斯》(1976),短篇小說集《同一座門》(1959)、《鴿羽》(1962)、《音樂學校》(1966)、《貝赫::一本書》(1970)、《問題和其他故事》(1979)等。這些作品主要反映人們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中因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而感到的不安和苦悶。多數評論傢認為他的一些小說生動地描繪瞭當代美國城市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場景,真實而細致地刻畫瞭他們在舊日的精神支柱崩潰之後所產生的彷徨和迷惘,藝術上具有獨特風格,是當代美國重要作傢之一。他的成名之作《兔子,跑吧》描寫一個外號叫作“兔子”的青年哈利,因不願繼續碌碌無為地生活,幾次拋別妻兒出走;《半人半馬》引用希臘神話中半人半馬的故事,穿插描寫40年代末美國一個中學教員自殺前3天的經歷。

  厄普代克筆下的人物放縱情欲,追求性的享受,以此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這在《夫婦們》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其中的主人公彼特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向死亡挑戰”的性行為上,其結果隻是陷入更深的絕望之中。

  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說獨具一格,受到高度評價。它的題材比較廣泛,一部分帶有自傳性質,描寫自己一傢的經歷和傢鄉的風土人情,地方色彩濃厚;有不少則寫中產階級的婚姻和傢庭生活。早期作品以傳統的現實主義描寫為主,後來大多用現代派各種手法,渲染人物在瞬間出現的感受,重視作品的氣氛、色彩和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