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女詩人。父親是紋章工藝畫師,傢業在法國大革命中破產。她從小過著貧困流離的生活,曾當過舞臺服裝縫紉工、歌唱演員、舞臺朗誦。她愛上瞭詩人、小說傢德·拉圖什,可是不為對方所理解。這一純潔、隱秘的愛情,在她的詩歌中得到瞭深刻動人的反映。1817年和一個不太知名的演員瓦爾莫結婚。1823年脫離劇院生活,專事寫作。以後跟著丈夫漂泊流離,居無定所,兩個女兒相繼死亡,晚景極為淒涼困苦。她的第一部詩集《哀歌與小唱》發表於1819年。以後又發表《淚》(1833)、《可憐的的花朵》(1839)、《花束與祈禱》(1843)等詩集。1860年她的《詩歌遺集》問世。

  代博爾德—瓦爾莫的詩,是她的坎坷一生的寫照,感情真摯,節奏自然,不刻意求工而富於音樂感。對她來說,寫詩,與其說是一種藝術,不如說是出於生命的需要。她是在感到不得不把它寫出來的時候才寫詩的,“她寫詩如同鳥兒歌唱一樣”(聖伯夫語)。她的詩作雖不乏歡娛之詞,但更多的是愁苦之音,受到浪漫派的高度重視,也為象征派所喜愛,特別是《詩藝》的作者魏爾蘭,從她的詩歌中汲取瞭不少有益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