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敦煌變文作品。原卷殘損嚴重。《敦煌掇瑣》、《敦煌變文匯錄》、《敦煌變文集》所輯錄,均非全文。

  此篇變文敘述張義潮收復河湟一帶的業績,是變文中直接以唐代史事為題材的作品。安史之亂以後,西北河湟廣大地區被吐蕃族統治者佔據,長期不能收復。大中年間,沙州(治今甘肅敦煌)人張義潮“陰結豪英歸唐。一日,眾擐甲噪州門,漢人皆助之,虜守者驚走,遂攝州事。繕甲兵,耕且戰,悉複餘州”(《新唐書·吐蕃傳》)。於是唐朝在沙州置歸義軍,以張義義潮為節度使。變文反映的就是這一段歷史。殘卷初記吐蕃糾集回鶻犯沙州,張義潮率師進擊,虜獲甚眾;次寫回鶻、吐渾抄掠伊州,義潮親討之,大勝而還;後寫回鶻劫奪國信,又擾伊州。其中熱情謳歌瞭張義潮及歸義軍將士為鞏固邊防、維護國傢統一立下的戰功,反映瞭人民群眾的愛國思想,描寫戰鬥場面也很生動。張義潮的事跡,史書記載簡略,這篇變文可補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