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小說流派。俠義小說和公案小說合流的產物。近代以前,俠義小說和公案小說,各自獨立發展。自唐代傳奇《昆侖奴》、《紅線》、《聶隱娘》等作品出現之後,宋代的《江淮異人錄》、明代的《劍俠傳》,宋元話本中的“樸刀”、“桿棒”等,均屬俠義小說作品。公案小說從宋人說話中“說公案”起,如宋元話本《簡帖和尚》,明代的《龍圖公案》、《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等,都是公案小說作品。它們都是短篇或短篇集。

  近代俠義小說、公案小說合流,風靡一時。。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影響頗大。如《施公案》、《彭公案》、《三俠五義》(又名《七俠五義》)、《小五義》及其續書。這些作品已從短篇發展成長篇。其內容幾乎都是以一名臣大吏或清官審案折獄為主線,總領一些豪俠之士,把一案內容亙延為數回,組織成跌宕起伏的情節,構成一個完整有機的整體。

  近代俠義、公案小說的合流,反映瞭近代社會封建統治的腐朽沒落。在農民革命鬥爭的打擊下,清政府封建統治朝不保夕,需要更多的幫兇和爪牙。小說中的清官施仕綸、彭朋等人屢遭危難,他們的自身安全與審案斷獄,都必須在俠客的幫助下,才有保障;而俠客義士亦須投靠官府,充當“打手”,才能飛黃騰達,封妻蔭子,兩者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因此,近代俠義公案小說的主要思想傾向是:“極贊忠烈之臣、俠義之士”(問竹主人《忠烈俠義傳序》),從“剪惡除奸,匡扶社稷”出發,宣揚“盡忠”思想,提倡“奴才”哲學,鼓吹變節行為。《彭公案》第一回就明言“有道明君,天降賢臣”。書中歌頌清官,具有強烈“頌聖”色彩和表現忠臣的特點。許多豪俠義士,是綠林叛逆,他們投靠官府,出生入死,實質成為奴才。

  有少數俠義公案小說,在藝術上有一定成就。如《三俠五義》原系說話人的底本,經長期的醞釀和加工,具有“說話”的生動、明快的特色,另於寫草野豪傑,“奕奕有神,間或襯以世態,雜以詼諧,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但大多數作品,均“荒率殊甚”,藝術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