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月刊。魯迅、馮雪峰編輯,1930年1月1日創刊於上海,光華書局發行。同年3月2日中國左翼作傢聯盟成立後,即成為“左聯”的機關刊物之一,柔石、魏金枝曾參與編務。出至第1卷第5期,因遭當局查禁,第6期改名為《新地月刊》,出1期,又被查禁。是“左聯”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

《萌芽月刊》封封面

  創刊號《編者附記》,說明該刊主要登載“翻譯和紹介,創作,評論”。成為“左聯”機關刊物後,標明是“文藝,文化,社會”的綜合性刊物。該刊發表瞭不少青年作傢的作品,如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殷夫的《監房的一夜》、《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魏金枝的《奶媽》,張天翼的《從空虛到充實》,以及樓適夷、林林等的作品。這些作品多反映農民、工人的痛苦生活,表現瞭他們的覺醒和鬥爭。在翻譯方面,著重介紹無產階級文藝理論和作品。第3期為“三月紀念號”,紀念馬克思、恩格斯和巴黎公社。第5期為“五月各節紀念號”,紀念“五一”和“五卅”。魯迅翻譯的法捷耶夫的《毀滅》,曾以《潰滅》的譯名連載於《萌芽月刊》。

  《萌芽月刊》設有《社會雜觀》專欄,發表剖析社會和有關文藝論爭的雜感。魯迅在這一欄中發表瞭《流氓的變遷》、《新月社批評傢的任務》、《習慣與改革》、《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我們要批評傢》、《張資平氏的“小說學”》、《“好政府主義”》、《“喪傢的”“資本傢的乏走狗”》等著名雜文。為這個專欄撰稿的還有柔石、馮雪峰等。《社會雜觀》體現瞭《萌芽月刊》的又一戰鬥特色。

  《萌芽月刊》自第3期始,各期均刊登瞭有關“左聯”和其他左翼團體的消息和文章。如第3期《國內外文壇消息》欄,以《上海新文學運動者底討論會》為題,報道瞭1930年2月16日召開的一次“左聯”籌備會;第4期除《左翼作傢聯盟底成立》的報道外,還首次發表瞭魯迅在“左聯”成立大會上的講話《對於左翼作傢聯盟的意見》;第6期發表瞭馮乃超的文章《中國無產階級文學運動及左聯產生之歷史的意義》,《國內文藝消息》欄載有報道《左翼作傢聯盟的兩次大會記略》。這些消息報道和文章,都是研究30年代革命文學活動的珍貴資料和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