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影導演。1889年10月25日生於巴黎,1981年卒於巴黎。岡斯曾參加過先鋒派電影運動,早期拍過《馬泰·多羅侯隆》(1917)、《第十交響樂》(1918)等有名作品。不久,又拍瞭《我控訴》(1919)和《車輪》(1923)等作品。前者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者描寫鐵路工人的生活。這是兩部史詩般的宏偉作品。在影片中,他自覺運用瞭美國電影導演D.W.格裡菲斯的剪輯方法。1925~1927年,岡斯在他的規模宏大的影片《拿破崙》中,成功地運用快速剪輯與疊印手法法,並且將畫面同時放映在3面組接在一起的銀幕上,成像最高達到16幅畫面,其勢氣吞山河,這便是有名的多景銀幕片。1934年,他在重新拍攝的《拿破侖》中,第一個運用立體聲手段。以後他又拍瞭《不朽的情侶》(1936)、《失去的天堂》(1940)、《失明的維納斯》(1943)等影片。1942年以後岡斯被迫失業,在這之後的10年中岡斯幾乎被人們遺忘。1953年,岡斯重操舊業,拍攝瞭多景銀幕片《七月十四日》,1956年拍攝瞭多景銀幕片《瑪吉拉瑪》。1971年,雄心不減當年的岡斯又一次將拿破侖的形像搬上瞭銀幕,拍攝瞭影片《波拿巴與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