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補助光或副光。電影攝影中用來彌補主光之不足,照亮主光所不能照亮的側面,以顯示景物陰影部分的質感,幫助主光完成形像塑造的光線。在自然環境中攝影,如果陽光(直射光)是主光,由天空散射和地面、牆壁等反射來的光線即是輔助光。一般外景攝影,如以直射陽光為主光,則用反射板或人工照明作輔助光。內景攝影,全部使用照明燈具,須合理地安排光位、角度和投射距離,選擇和控制光照的強弱、光質的軟硬、光斑的聚散,以有效地發揮主、副光的造型作用。輔助光的亮度,應該低於主光。在一個畫畫面中,除瞭個別強烈的效果光和服飾上的亮斑以外,一般說主光是較亮的部分,輔助光是較暗的部分,兩者組成適宜的明暗階調。主光和輔助光的亮度,應取一定的比例,習慣上叫做“光比”。根據拍攝對象的不同,主光與副光的光比,也應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