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詩人、書法傢。字子貞,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一作猨叟。湖南道州(今道縣)人。道光十五年(1835)舉人,次年中進士,授編修。歷任文淵閣校理、國史館提調等職,曾充福建、貴州、廣東鄉試主考官。咸豐二年(1852)任四川學政。次年因條陳時務,被斥為“肆意妄言”,降官調職。此後主講山東濼物書院、長沙城南書院十餘年。晚年主持蘇州、揚州書局,校刊《十三經註疏》,主講浙江孝廉堂,往來吳越,教授生徒。一生豪飲健遊,多曆名山勝地,拓碑訪古。

<

  何紹基出入於阮元、程恩澤之門,通經史、律算,尤精小學,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他是近代提倡宋詩的重要人物之一。論詩主張“人與文一”、“先學為人”,而後直抒性情,“說自傢的話”(《使黔草自序》、《與汪菊士論詩》)。他作詩“宗李、杜、韓、蘇諸大傢”,不名一體,隨境觸發,較為真摯。他有過譏刺時政的詩作,如《滬上雜書》“愁風悶雨人無寐,海國平分鬼氣多”,對外國侵略者盤踞租界深為憤慨。但由於仕途挫折,性情拘檢,他說“一切豪誕語、牢騷語、綺艷語、疵貶語,皆所不喜,亦不敢也”(《東洲草堂詩鈔自序》),而強調“溫柔敦厚”的詩教。所以詩作大都是登臨唱和、書畫題跋及抒寫個人生活感受,很少涉及社會政治內容,如《滬上雜書》感慨外國侵略者盤踞之類很少。他的山水詩善於以平實自然的語言白描客觀景物,頗有特色,如《山雨》、《望飛雲洞》等。

  何紹基的書法成就很高。各體書熔鑄古人,自成一傢。草書尤為擅長。

  著有《說文段註駁正》、《東洲草堂詩鈔》、《東洲草堂文鈔》等。

何紹基書鄧石如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