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宣德年間鑄造的香爐。系用當時暹羅國(今泰國)的風磨銅,再配合以金、銀、鉛等金屬和多種材料煉鑄。其造型呈多樣化,主要有:①仿商周鼎彝類;②仿宋代官、哥、汝、定等著名瓷窯瓷器類;③仿缸、罐、桶、甕等日用器皿類等。其色澤亦繁縟多樣,計有黃色、紅黃色、栗殼色、鱔魚黃色、藏經紙色、蟹殼色、棗紅色、豬肝色、甘蔗色、桑椹色、石榴皮色、茄皮紫色、珊瑚色、琥珀色、蠟茶色、海棠紅色、棠梨色、秋葵色、墨漆古色、仿古銅青綠色、石青斑色、石綠斑色、流金、赤金純裹、金帶圓、滲滲金、滲銀、泥金、泥銀、大全片、赤金霞片、水銀古色等。其款識多鑄在爐底,有7種字款:①一字款,篆書“宣”字;②二字款,楷或篆書“宣德”2字;③三字款,橫列“宣德年”3字;④四字款,“宣德年制”;分:扁方印款、圓印款、雙龍4字款、雙龍抱柱款等式;⑤六字款,“大明宣德年制”;⑥八字款,“宣德五年吳邦佐造”;⑦十六字款,“大明宣德五年監督工部官臣吳邦佐造”,正方印款等。其中以有吳邦佐款的宣德爐傳世較多,而“工部員外臣李澄德監造”款的傳世極少。另外還有底鑄陽紋蟠螭式太極圖兩種非文字款的,亦是宣德年間制造。

明代鎏金異獸紋銅爐

  宣德爐以其造型優美適度,銅質精良而深受人們喜愛,有“寶色內涵、珠光外觀”之譽。自明清至民國,其間時有偽造出現,其中亦不乏優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