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屋脊上的獸形裝飾。在正脊兩端的稱為正吻,根據其形象的不同又可稱為鴟尾、鴟吻或吻獸;在垂脊和戧脊端部的稱為垂獸和戧獸;在轉角部岔脊上的眾多小獸稱為仙人走獸;仔角梁頭上有1枚套獸;重簷屋頂的下簷正脊在轉角有合角吻獸。

  鴟尾之名據漢代文獻,傳說南海有魚虯,尾似鴟,可以激浪降雨,於是便在屋脊的兩端作上翹鴟尾形,以魘火取吉。南北朝以來的陵墓、石窟中所見鴟尾,尾身豎立,尾尖內彎,外側施鰭紋。據記載大約在晚唐以後,鴟尾下部部塑成含脊的獸頭,即改稱為鴟吻。有的尾尖分成魚尾形的兩叉,如山西大同下華嚴寺遼代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和天津薊縣遼代獨樂寺山門的鴟尾都是這樣。宋以後鴟吻的形象可見於敦煌壁畫和卷軸畫如《瑞鶴圖》、《滕王閣圖》、《黃鶴樓圖》等,吻部都繪作獸頭形。《瑞鶴圖》中的獸頭形似龍頭,上翹的身體雕有鱗片,尾部為毛束。明清官式建築中將吻都作成龍頭形,上部內彎後又向外卷曲,身上塑龍鱗,身內塑龍爪,並塑有1條小龍,吻背上插著劍把,吻側突出1個小獸頭,這樣的正脊被稱做吻獸。垂獸、戧獸和岔脊上的嬪伽、蹲獸都出現於宋代。清代蹲獸稱為走獸,數量有所增加;嬪伽稱為仙人。在最高等級的建築中,仙人走獸的排列次序是:最前為仙人,然後是龍、鳳、獅子、麒麟、天馬、海馬、魚、獬、犼、猴。等級較低時,走獸的數目也相應減少。明清民間建築中的吻獸形象也很繁多。

  吻獸的起源並非單純為瞭裝飾。正脊兩端是木構架的關鍵部位,為瞭使榫卯結合的木構件接合緊密,需要在這裡施加較大重量,以後就演化為正吻。為瞭防止各斜脊瓦件的下滑,使用瞭釘子把它們釘到大木結構上,又為避免釘孔漏雨,便加蓋釘帽,古代匠師巧妙地把釘帽加以美化,就形成瞭各斜向屋脊的吻獸。吻獸類的裝飾大大豐富瞭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輪廓。

歷代屋脊吻獸線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