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雕塑傢,19世紀下半葉浪漫主義的重要人物。1827年5月11日生於瓦朗謝訥,1875年10月12日卒於庫伯瓦。曾師從F.呂德,並受到動物雕塑傢A.L.巴裡的影響。他有堅實的基本功,又有豐富的想像力,尤其在運用明暗對比上有很深的造詣。1854~1861年在義大利研究古典雕塑和進行創作。這期間的作品《烏戈利諾和他的兒子們》(1861)等,已經引起世人註意。1862年回法國之後,他在裝飾性和紀念性雕塑方面有不少新作問世。其中最出色的要算為巴黎歌劇院創作的《舞舞蹈》(1865~1869),作品刻畫一群充滿著青春和朝氣的少年男女熱情跳舞的場面。《舞蹈》完成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有些人指責卡爾波毫無顧忌地表現裸體,有傷風化,反對把它安放在歌劇院的正門入口處。但因為1870年普法戰爭的爆發,使這個有爭議的問題得以擱置。《舞蹈》的原作現藏於盧佛爾博物館,大理石的復制品按原來計劃安放在歌劇院的正面,已成為巴黎的市景之一。這件作品的美學價值,也已為大眾所接受。卡爾波的庭園雕塑還有《天文臺的噴泉》(又名《世界四大洲》),是大型圓雕。為創作這件雕像,作者做瞭許多寫生小稿,其中包括中國人的頭像。在巴黎公社期間,卡爾波因對工人革命不理解而避居英國,晚年心情憂鬱,精神失常而病故。

《舞蹈》

  卡爾波還是一位畫傢。他在雕刻上大膽地表現激情,巧妙地處理動感和光影,給後人不少啟發,A.羅丹在他的影響下,形成瞭其獨具個性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