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接力隊員依次接替跑完一定距離的集體比賽項目(圖1)。在奧林匹克運動會和重大田徑比賽上舉行的接力跑有男、女4×100米和4×400米。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承認世界紀錄的項目中還有男、女4×200米、4×800米和男子4×1500米。此外,還有異程接力(每人跑的距離不等)、迎面接力以及更短的(4×50米)接力等。接力跑能發展速度和培養協作精神。

圖1 接力賽跑

  19世紀末接力跑正式被列為國際競賽項目。當時的比賽規則規定,接棒人在20米接力區內,在跑進中從傳棒人手中接棒。而現在4×100米接力跑接棒人在接力區前10米即可開始預跑,但傳接棒隻能在接力區內完成。1908年,男子4×400米接力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1912年第5屆奧運會又增加瞭男子4×100米。女子4×100米和4×400米分別於1928年和1972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目前4×100米和4×400米接力跑的世界紀錄男子分別為38″03和2′56″16,由美國隊保持;女子分別為41″60 和3′19″23,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隊保持。

  中國在1933年全運會上開始有男、女4×100米接力跑,成績是44″4和54″6。目前這兩項全國紀錄已提高到40″20和46″56。男、女4×400米的全國紀錄分別為3′13″7和3′43″3。

  4 ×100米接力跑能否獲勝,不僅取決於4個隊員的跑速,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他們的傳接棒技術和配合效果。一個傳接棒技術好的接力隊常能戰勝每人跑速快但傳接棒技術差的隊。一個訓練水平高的接力隊4×100米的時間能夠比4個隊員各跑100米的成績總和快2″以上,因為後3人的100米成績是100米行進跑的時間。

  4 ×100米接力第1棒采用蹲踞式起跑。用右手握棒末端,“預備”時接力棒不得觸及起跑線或線前地面。起跑動作與彎道起跑相同。第2、3、4棒運動員采用站立式或單臂撐地的半蹲踞式起跑姿勢。4×100米接力常用不換手的傳接棒方法。第1棒隊員右手持棒起跑,傳給第2棒隊員的左手,第2、3棒又是左手傳右手,而第3棒隊員用右手傳給第4棒左手。這樣跑彎道的第1、3棒可靠跑道左側前進,跑的路線稍短一些,所以第2、4棒接棒時要站在跑道外側,並沿外側跑。

  高水平的傳接棒技術是傳接雙方在較高跑速下完成的。接力棒通過20米接力區的時間越短越好。這就不但要求傳接雙方都跑得快,而且要配合默契。為瞭使接棒人起跑後達到較高跑速時進行傳接棒(最好在接力區15~17米處),他必須準確及時地起跑。根據傳接兩人跑速和傳接棒技術熟練程度和習慣,通過多次實際跑動配合,接棒人一般在距個人起跑地點5~8米處做一標記,當傳棒人跑至標記後,立即轉身起跑,最好當兩人跑速接近一致,相距1~1.5米時開始傳接棒。當傳棒人跑進接力區靠近接棒人時,便發出信號,而接棒人立即向後伸臂接棒。訓練有素的接力隊也可以不發信號,憑跑速感覺和經驗自動完成傳接。

  4×100米接力常用的傳接棒方法有“上挑”和“下壓”兩種方式。①“上挑式”接棒:接棒人手臂後伸,4指並攏掌心向後,虎口張開朝下,傳棒人將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他的手中(圖2)。采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接棒人向後伸手的動作比較自然,缺點是對傳棒人來說目標不夠明顯。②“下壓式”接棒:接棒人手臂後伸,掌心向上,虎口張開朝後,傳棒人將棒自上而下直接放入接棒人手中(圖3)。接棒人向後伸手接棒後直接回擺,不必移動棒在手中的位置,下次傳棒時很方便地將棒另一端送到接棒人手中。在比賽中有許多接力隊是兼用上述兩種方法的。即第1棒傳給第2棒和第3棒傳給第4棒采用“上挑式”,第2棒傳給第3棒采用“下壓式”(圖4)。

圖4 接力賽跑傳接棒示意圖

  為瞭發揮全隊每個隊員的特長,分配好各棒隊員順序非常重要。一般第1棒應安排起跑好並善於跑彎道的運動員;第2棒應是速度耐力好又善於傳接棒的運動員;第3棒除應具備第2棒運動員的長處外,還要善於跑彎道;通常把全隊100米成績好、沖刺能力強的運動員放在第4棒。

  4×400米接力的傳接棒技術比較簡單。接棒人用站立式起跑,根據傳棒隊員的跑速決定自己的起動時間。傳棒人將棒傳出後,應在不影響其他隊運動員跑進的情況下退出跑道。(見彩圖)

女子400米接力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