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周武王時期青銅器。1976年陝西省臨潼縣零口鄉西周窖藏出土,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簋高28釐米,口徑22釐米。深腹,圈足連鑄方座,雙耳垂珥,作獸首口銜鳥頭之狀。器腹及方座飾獸面紋、龍紋,圈足飾龍紋,均以雷紋為地,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這種圈足連鑄方座的簋是西周初期新出現的形式。簋腹內底鑄銘文4行32字,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紂,在甲子之日的早晨佔有商國。辛未這一天,武王在銼地駐師,賞賜青銅給有司利,利以此作瞭旜公的寶器器。據《尚書·牧誓》、《逸周書·世俘解》、《史記·周本紀》等書記載,武王征商決戰之日為甲子朝,與此器銘相合,證實瞭文獻所記。利因參與伐商之役受賜而作此器,時在決戰後的第7天,故利簋是現存最早的一件西周青銅器。

利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