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米諾斯文明最大最重要的王宮遺址。位於希臘克裡特島中部伊拉克利翁市南8公裡。王宮始建於西元前2000年左右。西元前1750年左右因地震遭破壞,後重建,規模更加宏偉,集中代表瞭克裡特島米諾斯文明的成就。西元前1450年前後為邁錫尼人佔領,後毀滅。1900年起英國人 A·伊文思開始發掘,部分遺址得到復原。

  王宮依山而建,規模宏大。已發掘的王宮遺跡大部分屬西元前1700~前1500年的新王宮。王宮建築總體呈方形,面積達2.22萬平方米。南北各設主門,東西則設較小的入口處。中央為南北60米,東西30米的長方形中庭,四周有各種建築物。東側用於國王生活起居,包括正殿(雙斧殿,雙斧是米諾斯王的象征)、王後寢宮、接待廳等4層或5層樓房;西側主要用於祭祀,包括神龕聖壇、祭儀大廳、庫房等3層樓房;南北兩側有宮廷大臣的宅邸和露天劇場等。中庭東部和西部各有樓梯連接東西兩部各層,樓道與各層通道形成柱廊。樓梯、柱廊曲折迂回,令人莫辨方向,故有“迷宮”之稱。建築材料木石混用,以石砌基部,柱子及屋頂則用木材。柱子上粗下細,上有冠板、托架,下有圓形石礎。上下水道相當完善。各處墻面有浮雕壁畫裝飾。北入口處裝飾有著名的公牛浮雕圖。現存壁畫有表現自然景物、國王貴族生活及各種慶典活動的場面,風格寫實,形象生動,色彩鮮艷,表現瞭高度藝術水平。王宮內還發現有豐富的陶器、金銀工藝品及刻有米諾斯文字的泥板文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