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印歐語系中已消亡的安納托利亞語族。曾分佈在小亞細亞(今土耳其的亞洲部分)一帶。但赫梯語並不是小亞細亞本土固有的語言,而是外來的原始印歐人帶進來的。赫梯語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語言,其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西元前1200年前。赫梯語文獻是20世紀初在土耳其一個叫做博阿茲柯伊的村莊附近發現的。1986年,學者們在同一地方又發現瞭新的楔形文字銅質書板,據專傢們分析,至少是西元前12世紀赫梯王國使用的書板。這兩次發現對於證實赫梯語的存在和推斷它的歷史發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公元前1400~前500年間,還有用象形文字書寫的另一類赫梯語文獻,稱做象形文字赫梯語。1915年,語言學傢B.赫羅茲尼首次發現瞭赫梯語和印歐語言之間的相似點,進而確認赫梯語屬印歐語系。這一觀點很快得到語言學傢的普遍認可。赫梯語的發現,一度導致有些學者提出:應把赫梯語看作是印歐語的“姊妹語言”,而不是“後裔語言”,甚至有人建議用“印度-赫梯語系”之說來取代原有的“印歐語系”。這一主張曾經吸引瞭許多學者,直到後來人們釋讀瞭用線形文字B書寫的希臘語文獻,並證明赫梯語文獻不過是跟希臘語文獻同時代,“印度-赫梯語系”之說才逐漸失去瞭先前的魅力。

赫梯語象形文字的碑文(公元前900年)

  語音方面,赫梯語保留瞭印歐語的腭音,當赫梯人離開瞭印歐人共同體後,這些腭音中的一部分變成瞭噝音;赫梯語有喉頭音,而在其他印歐語言中卻消失瞭。詞匯方面,雖然赫梯語保留瞭印歐語言中的一些古詞語特征,但許多詞語跟印歐詞語並無同源關系,創新成分較多。這是因為赫梯人從印歐人社團中分化出來的時間很早,而且分離的時間特別長。語法方面,赫梯語的語法系統比印歐語中印度-伊朗諸語言和希臘語的語法系統都更簡單。在名詞屈折變化方面,赫梯語在形式上跟拉丁語和希臘語很相似;前接成分人稱代詞-mu、-ta、-ši很象拉丁語的me、te、se;主動動詞的詞形變化與希臘語中的-mi動詞的詞形變化非常相似。

  見印歐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