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彝文經籍的彙編。編者丁文江。1936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見圖)。“爨文”即彝文。據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諸葛亮平南中(相當於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雲南、貴州兩省),“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傢於蜀……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晏、爨、孟、量、毛、李為部曲。”又說:“亮受其俊傑建甯爨習、朱提、孟炎及獲為官。”由此可知爨原是當時的一種大姓。爨由姓氏變為族名,最早見於樊綽的《蠻書·名類篇》,記述西爨為白蠻,東爨為烏蠻。並說“第七程至竹子嶺。嶺東有暴蠻部落;;嶺西盧鹿部落”。“盧鹿”即舊時稱彝族為“羅羅”的轉音,可見唐代即已稱彝為爨。明清以來的漢文方志中多稱彝族文字為“爨”字。如《天啟滇志》卷三十《爨夷條》:“有夷經,皆爨字,狀類蝌蚪。”《爨文叢刻》中共收《千歲衢碑記》、《說文(宇宙源流)》、《帝王世紀(人類歷史)》、《獻酒經》、《解冤經》(上下兩卷)、《天路指明》、《權神經》、《夷人做道場用經》、《玄通大書》、《武定羅婺夷占吉兇書》等11種彝文經典,可以概括川、黔、滇、桂彝族的重要文獻。全書連註音、釋讀、意譯共約十餘萬字,是研究彝族語言文字、社會歷史、民族文化的珍貴資料。該書譯者是貴州大方縣彝文經師羅文筆,限於當時的條件和水平,標音和譯文多有不妥之處。尤其用註音字母標音,既不準確,又不通行。1981年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彝族歷史文獻組對原書做瞭增訂,改註音字母為國際音標,改正書中錯譯,補譯未譯部分,並增補近年發現的彝文金石碑銘,較原書增加瞭三倍。譯文隨文註釋,分上下兩卷。這是研究彝族文獻科學性較強的資料,1986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爨文叢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