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戲曲作傢。字仲深,號瓊山,別署赤玉峰道人。廣東瓊山人。景泰五年(1454)進士,曆官翰林院編修、侍講、國子祭酒、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諡號文莊。

  邱濬宦途順利,地位顯赫,精於子史,推崇理學,他的傳奇戲曲創作,多宣揚封建道德。所撰《五倫全備忠孝記》,一名《五倫全備綱常記》,開場就明確地提出:“若於倫理無關緊,縱是新奇不足傳”,“備他時世曲,寓我聖賢言”。作品敘寫春秋吳國忠臣伍員的後後裔伍倫全、伍倫備兄弟,篤重綱常:忠於其君,孝於其父,睦於夫婦,友於兄弟,信於朋友,是為五倫全備,不僅享盡榮華,更得超升仙界。這些從說教出發的內容,造成瞭關目情節的板滯,毫無生活氣息,曲白也多酸腐。歷來被戲曲理論傢們視為迂腐一派的代表作。徐復祚在《三傢村老委談》中批評此劇“全是措大書袋子語,陳臭腐爛,令人嘔穢”。《五倫全備記》在舞臺上也不受歡迎,但由於作者身居宰執地位,一些思想比較頑固保守的作傢,很容易亦步亦趨,如邵燦專為說教而作的《香囊記》,就是邱濬《五倫全備記》直接影響下的產物。

  邱濬的著作,尚有《世史正綱》、《朱子學的》、《大學衍義補》及《邱文莊集》、《瓊臺集》等,多闡發儒傢經義。有人認為署名“華山居士”的《投筆記》(寫班超從戎、立功西域、暮年榮歸故事)、不署作者姓名的《舉鼎記》(鋪寫伍員故事)與《羅囊記》,這三種傳奇也是邱濬的作品。《五倫全備記》有明金陵唐氏世德堂刊本,《古本戲曲叢刊初集》曾據以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