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裡蘇丹國的伊斯蘭教建築。位於今新德裡南郊約15公裡,始建於1199年,1231、1368和1503年陸續增修或改建。顧特蔔尖塔是德裡蘇丹國的創立者顧特卜-烏德-J.艾伯克為紀念1192年阿富汗穆斯林征服印度教王國而建的勝利之塔。塔上的銘文宣稱要讓真主的影子投射到東方和西方。該塔系印度最高的尖塔,高約72.5米,塔基直徑約14.3米,塔頂直徑約2.5米。塔身呈圓柱形,共分5層,各層之間由凸出的環形陽臺隔開。下方初建的第1~3層均以紅砂石築造,外壁帶有半半圓形與三角形凸壁相間的凹槽縱溝;上方14世紀後半葉改建的第4、5層以白色大理石與紅砂石混合壘砌,呈平滑的圓筒形。顧特卜尖塔是印度伊斯蘭藝術的最早范例。修建此塔曾雇用大批當地的印度工匠。環繞塔壁的橫條浮雕飾帶,既裝飾著阿拉伯紋樣和諾斯基字體的《古蘭經》銘文,又點綴著源自印度傳統工藝的藤蔓圖案和花彩垂飾,融合瞭波斯式的精巧絢爛與印度式的自然豐麗,形成瞭一種混成而新穎的藝術風格。

顧特卜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