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東部奧裡薩邦的地方語言,印度憲法承認的語言之一。屬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語支的東部分支。使用人口約2000萬。奧裏亞語和阿薩姆語及孟加拉語是近親語。它的標準語形成於15世紀。由於奧裏薩地處偏僻,較晚為外族所征服,所以奧裏亞語受外來語(波斯語和英語)的影響不大,而較多保留瞭本族語的特點。

  奧裏亞語的母音系統沒有長短音的區別,例如niḷɔ(藍黑,梵語nīla),dhuḷi(塵土,梵語dhūli,印地語dhūl)。古雅雅利安語的ɑ在奧裡亞語中變為ɔ(不象印度西部語言變為ə)。輔音系統比梵語簡單,ṣ、ś、s已經合並,但別的卷舌音仍然存在,除上舉niḷɔ的ḷ外,還有ṛ等。ṛ(h)往往是古代ḍ(h)變來的,例如daṛhi(胡子,來自通俗梵語daḍhiā,孟加拉語作daṛi,阿薩姆語作dari),saṛi(裹身女服,來自通俗梵語sāḍiā)。在語法方面,奧裡亞語沒有“性”的范疇,名詞分為兩類:一類表示有理智的實體,另一類表示無理智的實體;對於有理智實體名詞,動詞要用復數(作為敬體)。奧裡亞語的文字和孟加拉文同出一源,但帶有更強的草書筆勢,類似達羅毗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