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中國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區的古老民族。遠在西元前2世紀,雲南滇南滇池地區和滇東北地區即聚居著勞浸、靡莫等數十個部落;四川安寧河流域一帶也居住著邛都等數十個部落。這眾多的部落中包括著彝族的先民。彝族有5453448人(1982年統計),分佈於雲南、四川、貴州和廣西等4個省、區。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因為支系眾多,分佈地區廣,方言土語複雜;大體分為6個方言區、3個次方言區和25種土語。由於上述的原因,形成瞭彝族音樂的豐富多采;同時也形成瞭不同支系系不同地區之間音樂風格差異頗大的現象。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年都有若幹次盛大的風俗性的歌舞活動。農歷六月的火把節是彝族的隆重節日。此外,在年節婚喪等活動中,歌舞活動是不可缺少的內容。彝族民間音樂有民間歌曲、歌舞音樂、器樂等3種。

  民間歌曲 可分為敘事歌、情歌、兒童歌、勞動歌、催眠歌、風俗歌等6類。彝族民歌的傳統歌詞以5字句為主,7字句是其變體;押韻的形式多為借字諧音,前句中的某一個字音,在後句中的相應位置出現,以此構成歌詞的韻律。雲南、貴州的部分彝族民歌中,吸收瞭漢族民歌7字4句或7字2句的歌詞形式,並以漢語演唱。

  敘事歌 涼山彝族稱“阿衣阿直”、“阿莫裡惹”;雲南楚雄俚支系彝族稱“梅噶”;阿細人稱“先基”。敘事歌的內容,包括天地萬物的形成、人類遭受洪水災難後又重新繁衍後代、民族的遷徙、戰爭、英雄故事以及婚喪禮儀的來由、狩獵農耕經驗等。

  敘事歌的結構較為短小,有的是一個樂句的反復,多數為上、下句結構;也有由引腔開始,告一較大段落時加上齊唱結尾。曲調多平穩流暢,較少連續的跳進;與語言音調的結合緊密,具有較濃厚的說唱性。敘事歌多由中、老年歌手獨唱或對唱,以真聲演唱為主,有的到高音區換為假聲演唱。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一帶俚支系的梅噶(正腔),是演唱長篇敘事歌的曲調。它由兩個長度不等的樂句組成,優美抒情。在反復演唱中,由於歌詞的變換,曲調相應有所變化。見下例:

《正腔》

  雲南鶴慶白衣人的敘事歌為男聲齊唱,有山野風味,肅穆豪放;路南撒尼人的敘事歌短小精練,委婉質樸,以sol、do、mi為曲調的骨架音。

  情歌 情歌是民歌中最豐富的歌種,稱謂繁多,體裁多樣。紅河兩岸的尼蘇支系稱“阿哩”、“曲子”,貴州西部的彝族稱“求谷”,涼山彝族稱“阿惹牛”等。在音樂上,男女輕聲對唱的情歌,委婉流暢,節奏平穩;山野間的對唱情歌常帶有悠長的拖腔,曲調起伏較大,節奏也有一定的對比變化。流傳於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地區的《阿冉妞》(意為么表妹)由上下句組成,曲調柔美抒情,多用切分節奏,上句是親切的呼喚,下句是歌詞的陳述,如下例:

《阿冉妞》

  歌詞大意:吔,么表妹呀,天快黑瞭,心裡就想起你。……情歌的曲式結構形式多樣,有短小的上下句結構,有較長的多段結構,有長達10個部分組成的“求谷”,還有結構長大的紅河彝族“曲子”,它由拘腔、正曲子和白話三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又包含十幾個乃至幾十個較小的部分。調式多種多樣,不僅有五聲、六聲和七聲音階的調式,而且有一些獨具特點的調式,如紅河南尼蘇支系的調式:

紅河南尼蘇支系調式

  這種調式不屬於十二平均律范疇,它的Ⅲ級音稍低於a1,Ⅶ級音稍高於e2;I(調式主音)、Ⅲ、Ⅴ、Ⅶ4個音級在曲調中居於骨幹地位,其餘3個音級多處於環繞骨幹音運動的從屬地位。情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是對唱。紅河兩岸彝族的情歌中,對唱聲部與齊唱聲部常以獨特的形式結合成多聲。真聲與假聲相結合的唱法,是情歌演唱中常見的傳統唱法。

  兒童歌 內容廣泛,有唱日月星辰、打雷、下雨等自然現象;有唱傢禽鳥獸、花草昆蟲等。兒童歌的音樂多以一個短小的樂句作多次變化反復,上下句結構也較常見。曲調活潑跳躍,音域較窄,適於兒童歌唱。

  催眠歌 歌詞沒有具體含意,隻表示溫柔的情緒。曲調單純優美,節奏自然;以單句式和上下句結構居多;以do、sol、la為主音的3種五聲調式最常見。

  勞動歌 彝族居住於山區或半山區,主要從事農業、牧業生產,反映勞動生活的歌有牛山歌(亦稱牛歌)、下種歌、推磨歌等。牛山歌為農民犁耕時所唱。歌詞中多吆喝性的襯詞。節拍也不規整,即興性強。推磨歌、下種歌等勞動歌,曲調明快,節奏鮮明。各類勞動歌以sol、la、do等音為主音的五聲調式最為常見。

  風俗歌 主要有婚禮歌、喪禮歌,以及傳統節日唱的風俗歌3類。①婚禮歌。有的地區還保持著成套的婚禮歌,按傳統禮儀形成一定的程式。如貴州西部和雲南東北部的彝族婚禮中,在女方傢唱的出嫁歌和在男方傢唱的酒禮歌,都各有許多首不同的歌。婚禮歌的結構以上下句式和四句頭式較為常見;調式多為sol、la、do為主音的五聲調式或六聲調式;曲調委婉,富於抒情性;節拍有的較為規整,也有散板式的。②喪禮歌。各地彝族的喪葬儀式中都流傳著喪禮歌,如黔西北的“貝毛歌”、“克活”,及雲南和涼山地區畢摩在喪葬禮儀中誦唱的“畢摩調”等。有的屬於念誦經文,曲調中常出現誇張性的跳躍進行,或插入驅鬼的吆喝聲。③節日的風俗歌。涼山的都則都格那(火把節歌)黔西北春節期間的奴裡河(請蜂子神歌)等都是節日演唱的歌。此類風俗歌流傳的范圍較窄,調式以do、sol、la為主音的最常見。曲式短小,節拍規整,單樂句結構和上下句結構很普遍。

  歌舞音樂 彝族各支系的民間舞蹈繁多,歸納起來,基本上有如下幾類。

  打歌 包括打跳、跳歌、跌腿等歌舞。流傳於雲南西部與涼山交界的地區和雲南西南部,常於節日或婚喪喜慶中進行。舞時人們圍成圓圈,相互手挽手,隨音樂起舞,也有載歌載舞的。這類舞蹈以腿和足的動作為主。舞曲稱打跳調或打歌調,結構短小,也有按一定的程式將若幹首舞曲連接成組曲式的結構。伴奏樂器以葫蘆笙、無膜短笛、三弦等為主。葫蘆笙與短笛常形成兩聲部,有時與人聲結合為三聲部。音樂樸實歡樂,節奏剛健有力。如下例:

打歌調《啊瑪》

  跳弦 因舞蹈者雙手彈擊木質煙盒,亦稱煙盒舞。流傳於雲南中部、南部地區尼蘇支系中。跳弦又分為正弦與雜弦兩類。①正弦,多為雙人舞,有《鷺鷥拿魚》、《啞巴砍柴》、《長蟲扭腰》、《鴿子度食》等許多傳統舞蹈。舞姿輕盈優美,情緒歡樂熱烈。音樂為以sol為主音的七聲調式,曲調由弱拍到強拍的樂匯變化連續而成,富於彈性。節奏規整而鮮明。②雜弦,為許多歌舞小品的統稱。有《四穿花》、《老人傢》、《西廂壩子一窩雀》、《大輕縱》等若幹傳統歌舞。雜弦的舞曲和舞蹈歌均稱雜弦調。音樂為以la為主音的五聲、六聲調式最多。常見以三連音作單位拍的節奏。雜弦調輕快優美,以輕聲演唱。

  羅作 包括三步弦等傳統歌舞。流行於紅河南岸尼蘇支系中,並形成瞭4~5個或8~9個歌舞的演出程式。舞蹈隊伍多為圓圈形,集體舞中包含著對舞。歌舞曲用單句式或上下句式結構。音樂為以 sol為主音的七聲調式,曲調歡樂跳躍,節奏強烈明快,2拍、4拍較常見。歌舞曲由短笛、樹葉、草桿、巴烏、四弦、三弦、二胡等七種樂器組成的樂隊演奏;各種樂器之間形成模仿式的多聲結合,舞蹈歌與樂隊之間也形成不同曲調的結合。

  跳三弦 雲南中南部地區阿細人、撒尼人、阿哲人的舞蹈屬此類。阿細人的“高斯比”,意為歡樂舞(亦稱跳月),由竹笛、三胡(三條弦的胡琴)、月琴、三弦等樂器伴奏。其中,竹笛按不同音域分為高音笛、中音笛、低音笛;三弦按不同音域分為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和低音三弦,由於聲部劃分較細,頗具多聲效果。歡樂舞的調式是以do為主音的五聲調式。曲調是3拍加2拍組成的5拍樂句,每句都用切分節拍開始,增添瞭旋律跳動感。清脆響亮的笛聲與鼓聲般的低音三弦聲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增加瞭舞蹈的歡快活潑氣氛。下例是高斯比的片斷曲譜:

《高斯比》(歡樂舞)

  器樂 彝族的民間樂器有30餘種。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吹管樂器無膜短笛、葫蘆笙、直簫、嗩吶,撥弦樂器四弦、月琴、三弦以及具有特殊音色的樂器巴烏、馬佈和口弦等。這些樂器都有各自的獨奏曲或合奏曲。流行於雲南西部俚支系、臘倮支系中的短笛曲《放中調》、《過山調》等優美動聽;流行於涼山的《雷波調》,滇西北的《野馬過河》,紅河南岸的《小夥子和姑娘》等月琴曲,曲調富於花飾。涼山的月琴曲中,還運用瞭多種調式、調性的轉換手法,形成獨特的效果。流行於紅河流域的巴烏,具有柔和略帶鼻音的音色,適宜於吹奏抒情性的樂曲。

  彝族的口弦調與言語音調結合緊密,類似吟誦調,音色纖細優雅,善於傳情達意。2片或3片為一組的口弦,能奏出泛音旋律,構成二聲部或三聲部的多聲音樂,具有特殊的魅力。

  嗩吶主要在婚喪禮儀中演奏,曲牌十分豐富,其中,各地區、各支系均有獨具風格的曲牌;也有不少曲牌來自漢族或鄰近的兄弟民族。器樂合奏曲多源於情歌或舞曲,音樂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先後建立瞭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歌舞團、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團等專業演出團體,開展瞭群眾性的音樂活動,培養瞭一批音樂工作者,創作演出瞭許多音樂作品。其中比較優秀的作品有歌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馬兒快快跑》、《阿波毛主席》、《在一起》,舞劇《涼山巨變》、《奴隸頌》、《米依錄》,舞蹈音樂《快樂的囉嗦》、《阿哥追》、《紅披氈》,器樂曲《撥動金絲弦》、《蕎子舞曲》等。著名的音樂工作者有民間歌手白秀貞,月琴手沙瑪烏茲,青年歌手吉逖興和、爾子莫衣各、曲比阿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