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中國的古老民族。其支系繁多,分散居住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的140多個縣內,大部分居住在山區或半山區。由於所處環境的特殊性,使一些古老的舞蹈得以保存。又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方言的差異,構成舞蹈形式與風格的多樣性。

  彝族民間舞蹈均與一定的節日、儀式相關,在舉行追憶祖先、祈求豐年等祭祀儀式時都要跳木鼓舞、銅鼓舞、花鼓舞、跳鼓舞等舞蹈,其舞蹈氣氛壯重、肅穆。流傳於四川、雲南大小涼山地區的皮鼓舞,過去一直是巫巫師跳的舞蹈,直接用於祈福禳災的活動中。舞蹈時邊擊鼓邊舞動,以雙肩及胸、胯迅速擺動為其特點。跳宮、跳叉、跳麒甲、刀舞等舞蹈中仍保存有古代狩獵及部落之間爭戰的痕跡,如雲南文山縣、富寧縣的跳宮,是在每年跳宮節時,由數百人參加表演的舞蹈形式,它通過出征、戰鬥、凱旋等不同的舞蹈場面和儀式,表達對英雄的歌頌。

  打歌 流傳在四川、雲南、貴州彝族地區的自娛性舞蹈,有些地區稱之為“跳腳”、“跳樂”等。其歷史悠久,與漢族的踏歌頗多聯系。現存雲南巍山縣城東南的巍寶山文昌宮中的繪於清代乾隆時的踏歌圖,記錄瞭200多年前踏歌的形象,畫出瞭當時永平縣縣令桂未谷在《踏歌行》中所描寫的“一人橫笛居中吹,和以蘆笙聲縷縷,四周旋轉數十人,頓足踏地如擊鼓”的情景。這類舞蹈以下肢動作為主,跳躍、抬腿、悠腿等動作較多,也有錯步、轉圈等。其伴奏大部分用四弦、三弦、笛子、蘆笙等。四川涼山地區多用蘆笙伴奏。打歌多為娺、嬋拍,間有婰拍,唯雲南路南縣、彌勒縣的“阿細跳月”是嶁拍的特殊節奏。各地區打歌風格各不相同,有的連續跳動,起伏明顯;有的踏地有聲,對腳有力;有的步法輕盈,錯步如飛;有的動作纖細、柔和、抒情。手部動作較少,有拉手、拍掌、甩臂等。

  披氈舞 是四川涼山地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身上披裹的披氈為道具,多表現熊、鷹等形象。舞者雙手握披氈開口處,隨雙臂伸展、收攏、擺動,帶動披氈時上時下,好像老鷹展翅飛翔。

  煙盒舞 流傳於經濟較發達的雲南省石屏、建水、紅河等彝族聚居區,舞蹈以盛煙草的煙盒為道具,其舞姿優美、剛柔相濟,動靜結合。用月琴伴奏,舞者和著節拍用手指彈響煙盒,其效果獨具一格。煙盒舞分正弦、雜弦兩類。正弦又稱三步弦,多表現歡樂的情緒,其步法有蹬步、蹲步、過堂步等。雜弦是在正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表現各種人物與故事情節,如“啞巴摸魚”、“童子拜觀音”、“搬槳劃船”等。其表演有一定的套路,已知的約有百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