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傢。生於岡山縣。1927年畢業於東京大學英文系。曾任明治大學等校教授。處女作《化生》發表於求學期間,1930年以短篇小說《日德對抗賽》而聞名。早期受西方現代派文學影響,參加新興藝術派。評論集《論理智主義文學》(1930)強調作傢要以理智約束自己的感情,客觀地“探討感情的深淵”。法西斯主義在日本興起的30年代,他的作品以反映知識份子的彷徨苦悶居多。1936年發表長篇小說《冬之宿》,寫日本革命運動被鎮壓、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前夕一個大學生失卻生活目標,,思想與行動相背離,表現當時一般知識分子的精神苦悶。《風雪》(1938)塑造瞭一個對法西斯持懷疑與抵觸態度的自由主義政治傢的形象。戰後出版的《黑影》、《茫茫夜》、《人工庭園》、《日月之窗》、《白塔》等,也都是寫知識分子的作品,其中《白塔》(1962)是他戰後重要作品之一,反映50年代中期兩派知識分子圍繞文科教科書問題展開的鬥爭。他還翻譯和研究拜倫、雪萊、哈代等英國作傢的作品,著有作傢評傳《梅爾維爾》。